从环保行业切入牛磺酸赛道,圣元环保董事长回应“跨界”原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8月28日,圣元环保(证券代码:300867)在上海召开媒体交流会,解读上半年业绩表现和新业务进展。
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收入微降3.74%,扣除PPP项目建造收入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则显著增长11.04%至1.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6.47%,每股收益达0.3768元。
圣元环保的主业是节能环保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活污水处理,其中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贡献业绩占比超90%。但就是这样一家传统的环保企业,近年来开始切入氢能行业和牛磺酸赛道,这种“跨界”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有期待也有疑问。
在会上,董事长朱煜煊表示关注到了市场的疑问并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企业,但这个行业正在遭遇生命周期的问题,建设周期基本已经过去,从增量市场转向了存量项目运营。“在知道天花板的情况下,还要硬去撞肯定不行,所以我们就往新能源行业走。”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0月,圣元环保公告,拟12.65亿元投建氢能源装备总成等项目。该项目以泉州、厦门两地作为试点,以厦门圣元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厦门圣元”)及泉州有元氢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泉州有元”)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拟投资3.38亿元在厦门市湖里区建设氢能源研究院和氢能源装备总成项目,拟投资9.27亿元在泉州市泉港区建设固态储氢系统活化及应用项目。
据今年半年报披露,公司氢能源研究院及研发中心实验室公司有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当前主要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和示范性产品开发,并逐步推进知识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落地等工作。
“氢能是清洁能源,目前还没有其他能源可以替代,但前端成本高、市场开拓难,什么时候能把业务做出来需要时间。”朱煜煊说。据其介绍,公司原本业务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与制氢有共通之处,固态储氢、垃圾制氢是其两个重要的技术方向。
就在日前,圣元环保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公司垃圾制绿氢采用烘焙-气化技术,是成熟制氢工艺的创新尝试,已完成实验室试验及论证工作。
而对于新进入的牛磺酸赛道,朱煜煊表示也听到了一些市场的声音。
就在今年5月,圣元环保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拟分别进行化学药品(食品)原料及食品、药品健康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拟投建项目及前期生产项目投入合计为11.66亿元。首期投资7.49亿元先行建设年产4万吨牛磺酸项目,以开展化学药品(食品)原料牛磺酸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确实有人会疑惑怎么会突然做牛磺酸业务?”他解释称,“牛磺酸本身是一种小众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食品、药品添加剂,最早在牡蛎中提取,现在通过化学工艺环氧乙烷法进行制备。而离我们拿地区域很近的地方正好有一家化工厂,其下游产品就是环氧乙烷,也就是牛磺酸的主要原料,并且用到的其他原料这家工厂也有。”
一方面是原料供应的考量,另一方面,朱煜煊表示是看中了牛磺酸行业的前景。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全球牛磺酸行业在近些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2022年全球牛磺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93亿美元,产量约为10.26万吨,需求量约为16.08万吨。市场供需方面,国际牛磺酸年市场需求量在12万吨左右,国内年市场需求量3万吨左右。需求量以每年20%左右的增速稳步提升。据统计最新产能情况,目前全球牛磺酸已有产能13.7万吨,远无法满足牛磺酸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外,根据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公告,牛磺酸在特殊用途饮料中最大使用量由0.5g/kg扩大到0.6g/kg。在朱煜煊看来,这也是国内市场需求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全世界产能就十几万吨,日本约占10%,中国占90%,但中国的消耗量仅占10%。”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此前并未涉足过的领域,圣元环保如何在技术和、人才、市场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力?
朱煜煊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这些市场关注的问题,确实也是我们的痛点。在生产方面,我们引入了多位技术人员,有行业内的首席科学家,也有负责生产的资深人士。目前,核心技术团队已经有20多位人员。同时,我们自己也在培训技术人员。在工厂管理方面,我们在做自动化和无人工厂。”谈及运营问题,他表示已经请了专业的运营机构,并且在搭建自己的供应链。
展望未来,朱煜煊表示,“会把牛磺酸业务慢慢做大,争取在实现8亿元以上收入的时候,会逐步从环保领域退出,往新能源和食品药品添加剂衍生产业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