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M出道等于「出身名门」!偶像最该被重视是外表、能力或品德?

文/多云时晴

在我接触韩国流行音乐历程中,最重要的起点,就是2009年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同年,少女时代的《Gee》、SHINee的《Ring Ding Dong》都挟带极大声势席卷台湾,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校园生活音乐播放清单的一部分。而这些团体,都来自于同一间经纪公司:SM娱乐

▲SM娱乐是南韩最大造星工厂。(图/翻摄自SMTOWN脸书

我想,不论时代、不论是否喜欢偶像文化,「SM」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位聆听韩国音乐的人而言,都无比熟悉。这些年来,它让许多孩子的梦想在世界的舞台开花结果;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有些令粉丝心碎而黯然走下台的人们。今日,先姑且不论近期每一则爆料真实性究竟为何,我想谈谈不同面向的SM。

最精密的造星工厂美国《纽约客杂志》的撰稿人约翰‧西布鲁克(John Seabrook)于2017年出版《畅销金曲制造机》一书。书中,他除了剖析美国流行音乐的制作模式外,也特别开辟一个章节,探讨「韩流」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SM娱乐创办人李秀满。(图/CFP)

其中,作者便以SM娱乐作为切入KPOP的开头:「李秀满于1989年创立了SM娱乐。他首次成功出击的作品是一位韩国歌手与嘻哈舞者,名叫玄镇英,其专辑于1990年发行。不过,正当玄镇英就要成为巨星时便因吸毒而遭到逮捕。

李秀满被这个不幸的消息『压垮了』,而这个经验让他学到完全掌控旗下艺人的价值所在:『他无法忍受无止境地宣传与培养一名新人,却只能看着这名新人在他身旁彻底失败。』从此之后,他手下的明星都是使用一套熟练的艺人培训系统制造,而非与生俱来。」

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培训系统」所指为何。确实,不只SM,每一间培训偶像的经纪公司,皆拥有一套艺人培训系统,只是SM执行得相当早,也相当精细与彻底:不论是外表身材、站姿;抑或在舞台上所担任的主唱舞蹈、rap等角色,这些偶像的每一步,都是被公司精心训练,且设计过的。

▲韩流天团之一的Super Junior便是由SM娱乐培养。(图/翻摄自SMTOWN脸书)

此外,约翰‧西布鲁克也有提到,李秀满采用了罗‧佩尔曼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聚集在一个演唱团体的点子。如此一来,「团体」相较于solo歌手,不仅较能分摊风险,亦能借由「不同性格的歌手,吸引不同性格粉丝」的特点,拓展更多的听众。这些年,SM的确也运用这些策略,收到良好的成效。

不过,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近年SM似乎开始放手去做更多破格性的尝试,像是男团NCT的诞生,便是鲜明的例子。在NCT中,李秀满打破了传统「团体」的概念,转而以一种「流动性」的组成取而代之。然而,随着时代与旧有规则的转变,SM势必也面临着些许难关。

▲NCT流动性团体概念,至今总人数已经有23名。(图/avex taiwan提供)

现实的难关外表、能力品德,哪项要素是在选拔偶像时,最应该被重视的呢?这依然是经常被讨论的问题。

在90年代,也许只有「具体犯法」的行为,才会重创明星的演艺生涯;然而,今日只要在社群媒体上稍有不慎,爆料、抨击与谣言便会立即在全球播送。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旗下拥有众多偶像歌手的SM娱乐,必须承担的风险。

▲EXO灿烈与Red Velvet Irene接连因网路爆料重挫形象。(图/翻摄自prada IG)

这些年来,「SM」始终是提及「韩流」时的关键词,尽管现今在韩国偶像团体的市场中,SM已不再独霸。如此一来,在偶像的生命周期更趋短暂、竞争更加激烈的此刻,被视为「出身名门」的SM旗下歌手,在外表、音乐或表演实力上,相较于其他公司有何过人之处?这是我看着近年的团体,想不断叩问的疑惑,也是面对陪着我成长的SM娱乐,所留下的一些反思。

当实力无法作为说服大众后盾,当品德站在偶像包装的反面,今后,我们又该如何看待「SM」这个名字的存在呢?

本文出自外稿作家:多云时晴

白日是学院里的文学研究生,夜晚是KPOP习舞者与聆听者。在韩乐这块海域潜水多年,终于浮出水面书写安抚自身躁动灵魂。看更多请至粉丝团【瘾韩】以及更多多云时晴专栏文章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