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寓言學管理/三元一體的績效管理
三元一体的绩效管理(彭博资讯)
据《孟子.公孙丑上》描述,宋国一位农夫,一直担心秧苗长不大,就到田里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一点。疲惫地回到家后,告诉家人说:「今天累死了,我帮助秧苗长大了。」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一看,秧苗都已经枯死了。
这个故事主要谈的,是绩效管理中关于「部属培育与发展」的议题。
绩效管理的目的,可分为策略性、管理性与发展性三种。
一、策略性目的:借由绩效管理循环,落实所制订策略,并以一致价值观与行为,共同达成组织愿景。
二、管理性目的:借由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奖酬发放标准,以及后续升迁、留用与调任之参考。
三、发展性目的:借由绩效管理流程,回馈需改善之处,提升员工技能,并发展未来职务所需职能。
三种目的环环相扣,策略性目的是绩效管理的中长期方向,在管理性目的驱动下,逐步朝组织愿景挺进,而发展性目的则作为辅助策略性与管理性目的的行动能量。三类目的可谓三元一体,缺一不可。
然而,在这三种目的之中,多数主管相对着重前两者。因为策略是目标方针的前导,为对接部门及个人KPI目标,不得不重视。达成KPI后,奖酬与晋用留的连结,直接影响个人权益,更是重中之重。
发展性目的呢?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就算没有太着重,短期也不会发生太严重的后果,因此容易被忽略。
组织随策略发展脚步,从A点到B点,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若在A点,过于短视与急功近利,忽略中长期人才培育发展,采取将人搾干、用到极致的用人模式,的确可在短期收取最大的产出。但也将导致组织行进到B点时,辖下人力出现人才与能力断层的现象。
一旦出现「将才」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时,眼见前线战火炙热,急需「即战力」填补空缺,只好赶鸭子上架,将一些能力尚未完备的将士硬推上火线。
但由于这些「急战力」训练不足,经验、技能还不到位,粗暴式成长的后果,一上战场便阵亡,营运人才损失惨重。就如同故事中,因过度心急而硬将秧苗拔高,最终造成秧苗枯死的结果而后悔莫及。
上述此类主管的用人心态,其实是将人力资源当作「人柴」而非「人材」,仅看重燃烧殆尽的短期效益,忽略培育人才的中长期价值。
为了避免主管只重策略性目的与管理性目的,忽略发展性目的。有些组织会将个人发展计划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gram)置入绩效管理标准作业流程SOP中。甚至,将人才发展的行动与成果,列为主管重要关键绩效指标KPI之一。
既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示人才发展无法一步到位。如同种稻,得经历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等一定的顺序与步骤。若用人如寓言故事中的宋人,为求速成而未循序渐进,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主管可从「策略性目的」中,提取中长期组织发展所需能力,再从「管理性目的」中,分析为达成短期KPI,部属欠缺的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此二种培训与发展项目,列入部属的IDP中,让「发展性目的」成为支持策略性与管理性目的的力量。如此,方能避免临用兵将时,得「揠苗助长」,却收到适得其反的苦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