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发布多款行业应用新品:新技术致敬「守护者」
本站数码讯 大疆行业应用昨日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包括无人机平台经纬M30、星光级夜视相机负载H20N、大疆机场以及云端管理平台司空2。
DJI大疆创新企业战略高级总监张晓楠:
“大疆让每一位普通人都拥有俯瞰世界的权利,也持续推动着行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用无人机保障基础设施运行、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自然与生态和谐发展。本次新品的意义,是让机器更加心明眼亮,让技术真正好用起来,帮助更多行业守护者高效作业,安全回家。”
在佛山大火救援现场,救援人员背起比肩宽一倍的经纬M300奔赴救援一线;在海拔4000米的四川山区,电网巡检工人正对着50万伏的复杂输电杆塔进行无人机巡检。许多行业用户经常得面临这些紧急出动、环境险恶、长时间单兵作战的作业场景,这时候既有强大性能又便携易用的行业无人机就显得弥足珍贵。
经纬M30发布之前,经纬M300已经是大疆行业的一款旗舰级无人飞行平台。为了能让用户更加轻装上阵,大疆工程师在思考,如何创造出一款全新的飞行平台,它既能够拥有经纬M300同等性能,又能保持与御Mavic行业版一般的小巧便携。
经纬M30正是在这样清晰且极富挑战的目标下演绎而生。为了将整机体积极致缩小,除了采用可折叠式机身设计之外,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变焦、广角、热成像、激光测距仪的超强相机性能,集成至一个只有320g、不足一罐可乐重量的器件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疆全新开发了光学变焦和红外镜头模组,将器件尺寸和重量奠定了一个小巧基础。随后,工程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整个M30图像处理模块从相机转移到飞机机身里。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也移走了最大的热源,最终设计出没有散热风扇也能满足高温作业需求的整机方案。为了保证所有图像传感器能够连接机身上的图像处理芯片,工程师将96根半米长的线束,依次穿过相机、云台、电机6mm轴孔,以及曲折的云台机臂,最终到达机身。为了能让这些线束既能抵达复杂的电磁干扰、保障图像质量,又能经受云台轴臂上万次转动的考验,还能防水防尘,经过工程师无数次的推倒重来,经纬M30终于诞生了。
现在这款超级“浓缩”的行业无人飞行平台,不仅能够快速部署,给用户带来更为便携的使用体验,同时继承经纬M300的超强性能,成为了真正背包里的新旗舰。此外,在如此紧凑的机身下,M30依然留有开放的第三方负载接口及安装位置。大疆的合作伙伴已经完成了喊话器、探照灯、机载计算模块、降落伞、气体检测等多种负载开发,无人机能够更快地投入到各个应用场景中。
就在上个月,大疆的一名内测用户通过经纬M30拯救了一位夜间迷路的滑雪爱好者。他们利用无人机及红外热成像功能,10分钟便寻找了走失人员,之后很快确认了该人员位置信息,及时有效同步至地面救援队,顺利完成了搜救任务。
如今,无人机早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工具。消防人员利用无人机找到着火点,甚至发现被困人员;巡检人员把无人机当作空中眼,检查输电线路、油气管道;测绘人员拿着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不再需要背负仪器走走停停。然而在一些紧急作业中,仅靠性能强大的飞行平台还是远远不够的。
2019年,大疆紧急支援了一场有着数千名消防队员参与的大规模山火救援行动。无人机拍摄空中画面,依靠当时仅是工程样机的M300红外相机快速找到了着火点,也利用激光测距仪实现了火点定位。然而,所有人都只围着一台遥控器,捧着手机和对讲机,艰难地向指挥部一个个传递火点坐标定位,而茫茫山中的消防队员就更难掌握无人机获取的火点实时位置。
类似的经历让大疆开始反思,如何在紧急任务中跑赢时间,将无人机获取的信息及时有效传递,为用户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大疆结合过往的实战经验,全新打造了无人机任务管理云平台大疆司空2。司空2的出现,意味着无人机不再是信息孤岛,从前线到指挥中心都能实时共享界面上所有的信息,真正地实现空地协同作业。
世界的有序运转,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为前提。在人迹罕至之处,同样也需要人类的守护。高原上的电塔,戈壁滩上的光伏电站,荒无人烟的油田,对于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办公室和家。坐落在西北戈壁腹地、祁连山下的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其中一个采油场就有1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覆盖了1100多口油井。这里山大沟深,环境恶劣,但井场每天都要采油,还要防止天气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现在有了大疆机场,极大改变了石油人过往的作业方式,守护着他们的人身安全。
作为大疆发布的第一款机场,它支持经纬M30自动充电起降的无人值守系统,能够让M30无人机全自动完成作业任务。油田的工作人员根据井口和管道的坐标在软件里快速生成巡护航线,提前设置好巡护计划,无人机一到时间点,就自动起飞、拍照、图像上传,工作人员便能在办公室里实时查看同步信息,及时发现井口和管道的潜在风险。
为了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大疆机场采用了IP55的防尘防水能力,能够经受零下35-50度之间的极寒考验,这也使得它能够在地球绝大多数地方都屹立不倒。而一台自身占地不足1平方米,重量不足90公斤的机场,凭借小巧便携的外形,也方便用户快速方便的部署。一台大疆机场作业半径能够达到7公里,开放的接口支持定制化功能,充分满足一部分企业内部垂直应用需求,有助于基础设施行业实现更好的网格化管理,使机场也能够成为基础设施的延续。
大疆机场是顺应信息化、自动化时代下的产物,它践行了大疆行业对用户守护与陪伴的情感承诺,帮助坚守在无人之境的工作者,不再受限距离、不再担忧风雨,也不需要每日携带沉重的设备频繁奔赴作业现场,从而享受技术带来生产方式变革的平等权利。
有太多的行业故事发生在夜间。消防、救援,基础设施抢修等,人们岁月静好的人生,是被无名英雄不分昼夜地守护。本次新推出的星光级夜视融合相机禅思H20N,搭载大疆行业主力机经纬M300飞行平台,正是为这群黑夜中的守护人量身打造。禅思H20N拥有像H20T一样的广角和长焦镜头,但这一次镜头背后的是星光级图像传感器,目标能够在只有月光下的黑夜中都依然清晰可见。此外,革命性加入两颗不同焦段的热成像相机,也使得无人机远距离的搜索识别都变得无比简单,在百米距离之外都能辨别生物特征。和普通相机对比,H20N更为高效、快速,虽然它可能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一旦所需之时,比如夜晚的紧急搜救、基础设施抢修等,它的价值便是无价。
当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关注无人机技术价值时,2015年大疆面向政企客户专门成立了行业应用部。从一开始工程师就决定把研发前置,工程师与搜救人员、巡检工人、测绘员们一起到艰苦的环境里作业,共同开发不同领域的无人机技术解决方案。
面对各行各业差异化需求,除了依靠技术带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多要学会用户思维,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行业创造变革的未来。在深入一线的时间里,大疆与各行各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交流,一起作业,打破知识和领域的边界,在实战中检验无人机的应用价值。无人机技术能够在行业内普及,得益于一路陪伴的无人机先驱、同行及合作伙伴,是大家共推行业进步,让无人机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
这些年,大疆行业用户利用无人机取得了许多成果,也在许多关键基础设施维护及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作用。截止2021年,大疆应急救援联盟提供无人机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全国应急救援行动高达100多次;电网工程师通过行业无人机完成了超过120万公里的巡检,约等于绕地球30圈;全国测绘工作者借助测绘无人机,累计为170余处文物古迹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它们包括乐山大佛、长城、黄鹤楼、沈阳故宫、平遥古城等重要文化遗产;在云南亚洲象迁移过程中,野生动物专家利用无人机监控高空动态,提前预判路线,协助疏散民众,保障了人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