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Osmo Pocket3体验:手持云台相机中的「绝对顶流」
坊间一直有句话,说大疆是一家被无人机耽误的影像解决方案公司,尽管大疆的确是作为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制造商被人所熟知,但其在影像方面的成就丝毫不亚于无人机领域。从DJI Osmo Pocket到DJI Osmo Action,随便找一个视频创作者问问,他们的推荐清单里,一定会看到它们的身影。
大疆能够得到业内人士的如此肯定,除了一直以来对影像技术发展的坚持,创新基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8年在手持云台火出圈后,谁能想到有这么一个口袋级的设备,竟然能比直接用手机录制还要方便?DJI Osmo Pocket的问世,拉升了创作者对便携相机产品效果的预期,模块化的创新,也为产品的可玩性带来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现在Osmo Pocket的第三代产品也如期而至了,在DJI Osmo Pocket 3上,大疆又能整出什么活儿,下面就让我们借由Pocket 3 combo全能套装版一起来体验一番。
与前代套装版一样,Pocket 3 combo套装版由DJI Osmo Pocket 3主机和众多模块化配件组成,包括DJI Osmo Pocket 3主体、DJI Mic 2发送端配件、DJI Mic 2、续航手柄、微型三脚架,还有增光镜。
我们从主体说起,初见DJI Osmo Pocket 3,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变大了好多,相比前代产品,无论是云台模组、屏幕尺寸还是握把手柄,都有一种Max版的感觉。不过很奇怪的一点是,即便Pocket 3肉眼可见的大了,却依旧不影响它的便携体验。
无论背包还是裤袋,Pocket 3都依旧能够被轻松装入,不会为旅行拍摄带来太多负担。
这是一种物理层面和视觉层面的冲突感,当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之所以觉得Pocket 3大了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全新设计后的结构变化。此前两代Pocket都采用了1英寸小方屏的设计。说实话,对于习惯了大屏手机的用户来说,这个尺寸属实有些不够用,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很多人都会利用接口扩展外接手机,用手机屏幕充当取景器。此时Pocket沦为了手机影像的延申,对于一款口袋相机来说,这其实多少有些违背初衷了,甚至可能显得不如运动相机来得便携。
所以吸取了前两代的经验,Pocket 3设计涅槃,直接上了一块2英寸的大屏,16:9的屏幕比例下,屏幕两边和握柄的左右两侧完全对齐,充分照顾到了握持手感,配合背面的斜纹设计,可以说怎么握都舒服。
亮屏后,可以看到,Pocket 3的这块OLED彩屏有着不错的色彩表现,看起来也非常细腻。正在我思考竖向屏幕如何平衡横板视频画面缩小的问题时,我发现这块屏幕竟然是可旋转的。
不得不说,这应该是这一代Pocket 3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了,而且大疆专门对旋转屏幕进行了横竖屏的关联,横屏时拍摄的就是横板视频,竖屏时拍摄的就是竖版视频,横竖切换只用一个拇指切换屏幕就可以搞定,相当方便。
而更方便的,就是旋转屏幕也联动了快速开机,当关机状态下旋转屏幕,Pocket 3就会直接开机,对于有抓拍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有多实用,懂得都懂。
因为屏幕变大了,Pocket 3的底部空间自然变小了,大疆非常合理的取消了Pogopin的核心位置,毕竟有了这块屏幕,用户的确没有必要外接手机作为取景器了。同时大疆还将按键进行了简化,机身只保留了五维遥杆和拍录键两个按键。通过五维遥杆可以控制云台方向或者切换云台变焦, 双击中键回中, 三击实现翻转。短按拍录键可以开机及控制拍录停录, 长按可以进行关机。
再加上屏幕可触控的设计,我现在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Pocket 3真的可以完全告别手机,独立进行拍摄了,并且是非常舒服地拍摄。
当然,作为一款独立拍摄设备,收声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提供了三阵列麦克风,能够实现全指向立体收音,同时自带降风噪。正常情况下,直接依赖机身收声已经足够满足日常拍摄需求了,但如果对收声有更高追求,大疆还为Pocket 3集成了DJI Mic 2的专业收音功能,用户可以搭配全新的DJI Mic 2发送端,和DJI Mic 2进行最多一拖二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收声配件为Pocket 3 combo套装版标配,包含一个DJI Mic 2发送端模块和一个DJI Mic 2收声Mic,想要体验立体声,可以再额外购买一个DJI Mic 2,而Pocket 3标准版用户则需要按需单独购买所有收声配件。
至于使用上,模块化的设计非常方便,只需要让配件对准接口,插入主设备即可,在我看来,单凭这一个收声模块,Pocket 3 combo就已经完全把我征服了。
除收声模块外,Pocket 3 combo也标配了我们熟悉的续航手柄,当然,标准版依旧需要单独购买这个配件。虽然本次Pocket 3的电池容量提升到了1300mAh,能实现1080P/24P最高160分钟的拍摄,4K/60P最高120分钟的拍摄,快充速度也可以达到16分钟回血80%电量,正常情况下,满足旅行拍摄记录的需求也比较够用了,但谁会介意续航时间变长呢?
所以除了收声模块外,续航手柄就是我第二喜欢的模块了,续航手柄内置1000mAh电池, 连接主机时可以得到75%的续航提升,还支持热插拔换电,配合底部的1/4英寸螺纹,外接三脚架模块也非常方便,外出游玩,从此可以完全自力更生,做到拍摄不求人。
Pocket 3这次还提供了多种镜头扩展模块,包括ND镜、增广镜和美颜柔光镜,这些扩展镜都采用磁吸设计,能轻松安装在镜头上。ND镜能做到有效减光,增广镜可以将DJI Pocket 3的焦段从20mm提升到15mm,带来广角拍摄能力,而美颜柔光镜使用了1/4黑柔,可以让画面更具氛围感。
不过由于combo套装版只包含一个增光镜,所以我也只对这个镜头进行了体验,只能说从安装快拆体验到它能够提供的实际效果,都让人感到快乐,至于更多镜头和更多玩法,还有待大家体验解锁。
再来聊聊拍摄体验,这次Pocket 3虽然小巧便携,但底子却不薄,一枚一英寸、20mm、f2.0的镜头模组,最高录制规格可达到4K/120P,同时支持10 bit HLG和D-Log-M。
相比前代的1/1.7英寸的镜头,可以说是质的提升,不敢说能跟微单拼刺刀,但规格秒杀市面上所有手机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了,所以大家就不要再问“用Pocket 3录像真的比手机强吗?”这样的问题了,是的,就是比手机强,这一点没什么好反驳的,毕竟“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个概念也是让手机厂商发扬光大的。
而且就算忽略规格,别忘了,Pocket 3还有个云台呢,三轴云台机械增稳可以保证在走路或跑动过程中,一样稳定画幅。同时比较贴心的是,大疆为这个一英寸的云台还加入了自动轴锁,方便大家日常收纳。稳定的云台加上出色的规格,不用想,这次Pocket 3的夜景表现应该就足够得到保证了。
在实际体验下,我发现Pocket 3的全像素疾速对焦功能尤其强大,相机在拍摄视频时也能实现迅速的对焦,几乎感受不到太多延迟。无论是在静止的场景还是动态的拍摄中,Pocket 3都能保证主体对焦的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Pocket 3的智能跟随来到了6.0版本,大幅升级了智能跟随的精准度和稳定性,选中对焦主体后,无论主体是人还是物体,镜头都能做到准确跟随。最重要的是,借助预选构图位置的功能,用户可以预先选择构图的位置,当目标进入框选范围后,只需要点击摇杆就可以触发跟随,这时候目标也会锁定在我们之前预设的位置上,告别了千篇一律的永远在中间的追焦主体,不管你想玩三分法构图,还是黄金螺旋构图,都随你喜欢。单这一点就可以让镜头语言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了。
至于样片的效果,相比前代产品,由于Pocket 3带来了更大的传感器尺寸,大底自然能容纳更多的细节,在暗光环境下,画面的锐度可以看到有了明显升高,画面中的灯光、车流、行人都能不错的记录下来,并且十分稳定,尽管依旧无法完全避免噪点的出现,但满足日常的拍摄没有任何问题。
而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Pocket 3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即便面对大光比的环境,还是可以做到不错的还原肉眼所见,色彩还原非常准确。即使是阴影处的细节,也得到了不错的保留。
最后简单聊聊连接体验,Pocket 3的App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流程也非常直观。在连接云台后,用户可以实时预览镜头画面,同时可以通过手势控制云台方向,在5.8GHz频段下,连接性非常出色,几乎感受不到延迟。功能上,App还提供了多种拍摄模式和功能,例如运动延时、延时摄影、低光视频、全景拍照等,还可更方便的开启美颜模式。
而借助预设的直播功能,用户可方便的直接用Pocket 3进行抖音、视频号、facebook、Youtube、快手、虎牙等平台的直播,最方便的是其还支持RTMP推流直播,对于像B站这样的推流直播平台,Pocket 3也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推流直播。
总的来说,大疆Osmo Pocket 3无论是在硬件配置、操作性还是实际表现上,都展现出了足以颠覆市场的实力。小巧便携的机身尺寸、旋转屏的设计、1英寸CMOS传感器的应用、4K/120fps视频拍摄能力、强大的自动对焦系统以及实用的防抖功能,都使其在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而配合大疆丰富的App功能,更是将这款相机的可玩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Pocket 3标准版已经能够满足正常的创作需求了,而对于对创作有着更高追求的用户来说,combo套装版包含的配件也可以看出大疆对于创作的透彻理解,几乎都是专业视频创作者必备的配件,为了避免后续还要单独购买配件的麻烦,我强烈建议大家直接无脑冲combo套装。毕竟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今天是我体验Pocket 3 combo的第7天,说起来我也有一周没有打开手机的影像软件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如果说前两代的Pocket是手机影像的最佳搭档,那么对于Osmo Pocket 3 combo,这次,我愿称之为手机影像的最强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