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企业净利润5年来首次下降 反映通缩压力加大

图为工人在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的发动机生产线上进行装配作业。(新华社)

大陆上市公司的业绩正在恶化,约5200家企业的2023财年(截至2023年12月)净利润较上一财年下降3%,利润5年来首次下降。持续不景气的房地产出现亏损,波及到钢铁和建材等行业。日媒认为,这反映出通缩压力加大的大陆经济现状。

日经新闻以在上海和深圳等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为统计对象,并排除金融领域。截至今年4月底,2023财年的财报已全部出炉,净利润合计为2.85兆元(人民币,下同),比上一财年降低1000亿元左右。2024年1至3月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也减少5%,复苏缓慢。

在2023财年,大陆房地产企业最终亏损135亿元,这是有全面数据的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受大陆政府2020年实施的融资限制影响,房地产企业破产和延迟交房相继出现,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加强。

有关房地产的信用风险在大陆国有企业和民间企业均在扩散。绿地控股集团最终亏损95亿元,发生了美元债券违约。陷入经营困难的恒大集团和碧桂园控股在香港上市,实际情况很可能更糟糕。

据悉,包括相关产业在内,房地产占到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因此,关系密切的行业也受到影响。钢铁和建材的最终利润分别减少13%和34%,石油和化工也下降18%。

净利润正成长的只有汽车等部分行业,包括零件在内的28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48%,增至1315亿元。在纯电动汽车(EV)领域与美国特斯拉竞争世界第一的比亚迪(BYD)净利润达到300亿元,增加81%。汽车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净利润增加44%,达到441亿元。

报导指,大陆企业的资本效率正在下降。净资产收益率(ROE)降至7.7%,恶化了0.7个百分点,与9%左右的日本和超过18%的美国相比有些逊色。大陆国有企业大规模的资本投资和研发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