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距离大规模落地还有多远?学界业界热议
(原标题:大模型距离大规模落地还有多远?学界业界热议)
在新一代科技革命中,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重塑日常生活和产业生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这股蓬勃兴起的大模型热潮,未来将如何进化、如何在产业落地?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智创未来”论坛上,多位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大模型领域专家,针对大模型研究范式、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热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跳出窠臼,用开放心态拥抱人工智能
在大模型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院校师生的研究思路、学科方向、职业方向都在改变。
面对这一新变化,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表示,希望国内大模型研究能够跳出国外的思想框架,积极探索原创思路的同时,加速促进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为大模型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企业该如何提升自己、抢抓机遇,胡事民认为,企业应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人工智能,并精准认识到自身在大模型时代的特殊优势“护城河”。比如独特的数据资源,创新性的行业模型和算法等,据此构建在大模型时代的牢固主动权,将为很多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改变。
上海交通大学马利庄:强化合作,实现主动式智能
大模型出现后,三维视频的时序序列理解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趋势。这其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图、实现主动式智能成为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利庄表示:“主动式智能需要找出‘人物-行为-场景’一体化关联模式,即人的行为跟我们所处的环境、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服务机器人为例,我喝了水,它会非常自然地帮我把盖子盖住,或者天气太热了脱下外套,它会主动把我的衣服给挂起来。”
要真正做到这些,马利庄指出,高校与高校之间、与优势企业之间要善用资源、通力合作,持续挖掘大模型技术与场景之间的结合点,打造更高层次的主动地人机交互,为大模型良性发展找到一条更合适的路。
宾夕法尼亚大学 苏炜杰:让人才培养更包容,更好理解垂直行业范式
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苏炜杰表示,通用人工智能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在具象技术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仍会出现波段性的影响。比如大模型对齐,虽然是看似最后一步,但难度会指数上升。“难度来自于需要对具体垂直领域有深度的理解,包括隐私、经济考量、社会规范等,” 他指出,特别是在多元化社会,不同人群的想法、预期是不一致的,怎么样调和不同的预期,涉及到经济、博弈等各方面的要求,这对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对此,苏炜杰认为,企业和高校之间加强合作,让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交流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放,将促使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有更好的范式、更好的理解。
腾讯云 吴永坚: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未来需要复合型人才
从打造企点大模型客服、腾讯元宝、AI代码助手等产品,到对外输出知识引擎、图像创作引擎、视频创作引擎“三大引擎”,腾讯云在大模型时代到来后,始终坚持在用户和客户本身价值的基础上,演化相关能力。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产研负责人吴永坚介绍到,“目前大模型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落地并转化成实际生产力,例如,我们今年也为马利庄教授定制了一个高清4K小样本数字人,用在学术大会做学术内容介绍。未来通过知识引擎接入,马教授有机会邀请他的‘数字分身’辅助教学工作。”
吴永坚同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To C场景下,用户对于内容准确性的预期相对较低,所以对产品的接受度更高,产品落地走得快一些;而面向“严肃场景”的To B产品,则走得更加稳妥、更加谨慎。为了更好地实现“两条腿走路”,腾讯云对技术、算法、工程、产品复合型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如果产品经理没计算机或者机器学习等相关背景,不仅平时对需求和算法理解不深入,导致工作效率低,更关键的是很难对产业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转化。未来,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定是‘人机结合’的,这样才能深度理解并高效解决产业问题。”
活动现场,胡事民、马利庄、苏炜杰等在场的专家学者也对在学校读书的年轻人提出了新的期许。他们表示,在充满变化的大模型时代,年轻人要把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保持好、保护好兴趣和好奇心,主动拥抱新技术,这样才能为行业应用的颠覆性突破和持久性创新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