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的故宫清瓷修好了 特展亮相揭密修复成果
去年因破损引起轩然大波的3件文物,修复后首度公开展示。(李怡芸摄)
去年爆出被打破的故宫典藏清瓷,经过数个月的修复及内部作业检讨,今年以《文物检测与修复在故宫》特展在民众面前亮相,是三件文物在台的首次公开展示,也是故宫对外宣告「向修复迈出第一步」,也借此展向民众展示故宫平日对文物例行的检测、维护与修复。
故宫副院长余佩瑾指出,此次特展固然与去年文物破损事件有关,「尚时很多人表达对故宫的不满、不信任,我们再次致歉。」她也表示半年来对同仁定期举办训练课程,文物典藏环境与包装也都在进行改善,「去年我们曾经承诺一定要修复这3件受损的瓷器,等修复完成也一定公开展示」她指出希望透过此展,也让社会大众了解故宫这几年来的努力。
针对3件破损清瓷的修复,故宫助理研究员陈澄波指出,因3件瓷器均是高温烧结,破片断口边缘光滑平整,因此采用高强度的环氧树脂为为黏着剂,此次展示的修复成果是以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有别于保留历史痕迹的作法,经黏合、填补、上色后,基本上在展示时一般人凭肉眼需非常仔细由不同角度、光线下反复检视才有可能看出痕迹。陈澄波也强调,修复方法很多样,会视博物馆的典藏与展示理念,多方考量后才决定修复方向。
除了3件修复的清瓷,此次也展出了两件由副研究员洪顺兴修复的绢本画,以〈宋学松年 十八学士图〉为例,洪顺兴指出自己虽已在故宫近20年,初接触此画时仍不敢贸然进行装裱修复,最后他以保留后半部原始装裱,只重新处理前半部的方式,保留最多的历史讯息,他也指出,修复师进行修复的原则,在于用最小干预的方法与可逆性的材料,而以书画修复而言,最终要达到「厚薄均调,润洁平稳」的审美境界。
除了修复,此次特展也规画了文物科技检测单元,以X光影像探究象牙球、转心瓶内部结构与制作技法等,揭露隐藏于文物内部的秘密,如商代晚期的亚丑方簋,透视影像显示出左右耳内结构实有差异,而器底则是由三块铭文拼接覆盖而成;清代的〈镮雕象牙云龙纹套球〉过去一直纪录共24层,但透过CT影像确实得知实为2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