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同上一堂思政课——新疆工程学院与学校周边中小学打造“十公里思政教育圈”

3月17日上午,新疆工程学院校园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周边5所学校的200名中小学生和思政课教师。他们是来与新疆工程学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参加“大手牵小手”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的。这些学生来自新疆工程学院与周边5所中小学共同打造的“十公里思政教育圈”。

今天这堂大中小学生思政课由新疆工程学院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教育局共同举办,开课仪式在新疆工程学院校园内的“诗经园”举行。来自乌鲁木齐市第124小学、第139小学、第126中学、第66中学、第69中学等学校的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一同参与。

“今天,我们特别高兴,迎来了可爱的中小学生,你们将和我们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同上一堂思政课。”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在开课仪式上说。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教育局局长于萍说:“这样的思政课形式很特别,是对推动思政‘小课堂’和‘大课堂’的有效结合,创新大中小学合作共建的新模式的有益尝试,真正让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活起来’‘实起来’。”

这堂思政课由“行走的思政课”和“名师讲思政课”两大模块主题组成,4节课分别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守护传统文化;引领立志修身”思政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思政课;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秉承工匠精神,铸就强国之魂”思政课;以思政课名师主讲的“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思政课。

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尹茵说,“这四节课的主题,是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的,前三节课采用学生们喜欢的在校园行走的方式上,最后一节课,采用集中的方式上,让学生们感受和体验思政课的魅力。”

160名大中小学生,被分为四个临时班级,每个班级由思政课教师和10名小学生、10初中生、10名高中生和10名大学生组成。分班完成后,学生们特别兴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类型的思政课。

第一节课“守护传统文化,引领立志修身”开始了,课堂就设在新疆工程学院的校园里的“诗经园”“诸子百家园”“字典里的中国”“中国德育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一边参观,一边学习。老师的讲授和实物相对应,生动形象,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和魅力。

除了老师授课外,第一节思政课上,来自乌鲁木齐市第139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雷建豪在“字典里的中国”展厅前,为学生们进行现场讲解。别看他年龄小,但他从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典、中国古代汉语词典四个方面讲述的汉字演变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们。

上完第一节课,学生们来到新疆工程学院校园里的“红色经典书籍藏品特展厅”“党史教育经典文献展厅”“红色文化展廊”等红色文化场所开始上第二节课。

“这里展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有2600多个版本,由此可见这本红色著作所产生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学生们围在老师周围,倾听老师介绍红色经典书籍。在“党史教育经典文献展厅”里,学生们第一次看到丰富的党史文献著作,十分开心。

第四节是“名师讲思政课”,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学利讲授。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亲历者,他向学生们讲述了思政教育对自我成长的深刻影响。

四节思政课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来自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七年级的学生罗浩宇说:“这堂思政课很有趣,有很多感人故事,我不仅学习到了新知识,还被故事里蕴藏的精神所打动。”

记者了解到,5年来,新疆工程学院为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一系列要求,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一大批思政教育资源,把学校打造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先进工业文化等丰富文化内涵的“思政校园”。

“这些丰富的思政资源为学校开展大思政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这些不能仅仅为自己的学生所用,我们还希望让丰富的思政资源为中小学思政教育发挥积极作用。”李玉鸿说。为此,新疆工程学院打造了一个“十公里思政教育圈”,与周边5所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把建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我们还把思政资源送到千里之外的南疆和田地区,与和田地区的中小学建立起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开展集体备课,共享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探讨等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发挥好高校在一体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引领、统筹、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改革与发展。”

“今后,像今天这样的‘大手牵小手’同上一堂思政课的活动,我们将常态化开展,加强辖区内的校校合作,与中小学校携手并进、共同进步。”李玉鸿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大思政课的作用,从而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蒋夫尔)

作者:蒋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