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搬到社区 以专长服务邻里
屏东县内埔农工学生利用专长,下乡为民众维修机车。(赵文俊提供/林和生屏东传真)
随着校园社会责任成为显学,不少大专院校甚至高中职,悄悄将课程从教室拉到社区,透过专长与技能、蹲点陪伴,解决民众问题,也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期间的反馈。
为了避免象牙塔内的学习,同时呼应全球要大学担起社会责任的期待,屏东大学集结校内7个学系、18位老师,共同开办多达35门课的「社会企业与公益创新学分学程」,让学生可以实际走入田间、部落,学习与社区结合,今年共有超过300名学生选修,是校内最热门的学程之一。
屏大社发系主任邱毓斌不讳言,过去部分大学老师站上台后成为「上师」,台下学生则变「丧尸」,课程从室内到户外,把学生「摇」到社区「滚」动,让他们对部落、土地有更多想像。
35门课的学程几乎全校总动员,从农业、偏乡关怀,也加入文创、心辅、科普传播与教育等科系,从社区派系的了解与应对,教到与长辈沟通的深入访谈法,就是希望参与同学能有基本经营社会企业概念,不会像误入丛林的小白兔,对未来步入社会也有一定助益。
以电机与汽修专长闻名的内埔农工,在教育部青年署屏东志工中心执行长赵文俊媒合下,也首次尝试将课堂搬到社区,透过村办公室的公播,邀请民众把家里待修的电器与机车带来庙埕。
内农汽车科教师康郁帆直言,这个想法过去一直想做,但就缺少资源媒合,于是先从邻近社区开始,获得不错回响;起初社区居民误以为要收费,一开始显得意兴阑珊,学生也不善于沟通,直到消息传开,婆妈们纷纷拿来电锅、电扇,排队让学生修缮。
赵文俊更透露,由于学生技术到位且分文不取,有民众干脆把其中几位「带出场」、送到家里,把坏掉的电灯、开关,全都地毯式检修一趟,成了校外公益实习意外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