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然拍摄“抢劫”舍友画面,还收获几百万点赞?
大学生们已经陆续返校小半月,平台推送的短视频质量一下子就高了。
关于学校生活的”高质量“乐子推送下,突然有这样一条视频。
一个学生在吃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花生米,并配文字:
外婆亲手炒的花生米,让我带学校给同学分享,但他们都看不上。
什么?还有人不爱吃咱奶给我们带的吃的?
大学生立即开启守护计划,实力整顿”美食孤立“那套玩意。
用”摆拍“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实情况。
经典开头必须得是那句:妈妈,你给我带的菠萝舍友都不爱吃。
嗯?咱妈给带菠萝了?本来还在四仰八叉躺着的舍友腾一下就“醒”了。
就这个听觉灵敏度,都快赶上我家小狗听见塑料袋的动静了。
只要能吃的,倒吊也得够着进嘴里。
碰到卤味更不用多说,还能剩下骨头留袋子里,不是因为不好意思全吃完,单纯就是因为牙齿还不够硬。
推荐语早已出卖:妈妈好不容易做的!到底啥味儿!应该好吃吧。
桌子上的液体也必须得尝一口,主打一个能捞尽捞。
不是,这我中药,苦的很。
喝一口!闭嘴,我自有定夺。
碰到“顺嘴”的可口玩意儿,自然得再买一送一。
一天只能喝一包啊!
今天喝两包,明天我不喝!
哪怕是真的“身体排斥”,也得把这个嘴瘾给过了。
海鲜过敏,小事儿,配个过敏药就着吃。
没吃过的东西一律都是好东西,褪黑素?没事不怕,能熬夜的很。
结果一个从没在两点之前睡过觉的寝室一到十二点都消声了。
还有的主打陪一口,分着吃的最好吃,宁愿相信嘴有味,也不相信吃的是坏的(就不会拉肚子)。
一群人一起去挂肠胃科,更方便互相照顾是吧。
唯一一个真正被“孤立”(拍摄成功的),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舍友。
原来舍友在门外挠门呢。
带特产的小伙伴,因为家属的光环也一律晋升,成为寝室之光。
在男生堆里,只要能带点吃的,那辈分都不一样了,直接就是直呼“义父”。
女生宿舍听取“妈声一片”。
有人提出质疑,说上面这些都是演的, 很不文明,不符合大学生的“素质”。
确实,高中或许真会伸手吃,但现在大学绝对不会伸手吃,因为早已在食堂顺了很多筷子。
不过,对于i人舍友来讲,最常见的便是在分到自己的时候假装找东西,内心实则焦灼等待到自己手里的那一刻。
只不过有时候会”矜持过头“,结果就成了指着苹果问是什么的社死场面。
也有看着乐子、回忆青春的打工人,讲述着自己尝遍美食的大学生活:
你以为他在聊特产,其实又何尝不是怀念单纯幸福的校园时光与同学情谊呢。
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但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会存在一个“不想吃”的情况。
比如这种黑暗料理,很难想象这个到嘴的口感。
这到底是哪里的特产?自己一个省区好吧。
有的属实是基因里的接受无能,类似活珠子、折耳根这种两极分化的食物,那就实属“无福享受”了。
经侦查,这次朝廷发的实在是不爱吃。
还有的是”不好意思“碰上”想让多吃点“,互相对不上信号。
所以这个时候,直接问,反而会将误会解开,你们跟这儿玩暧昧期情侣互相试探的小把戏呢。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第二天就剩个包装了。
如果碰上“甜咸之争”,好意碰上口味,就会变得两难。
直接说不吃,就辜负了一番心意。
有些人的做法是,一定要情绪价值到位,给面儿最重要。
这个时候就开启了演技大赛。
就像东北送的蔓越莓,每位广西人都吃出了表情包,但没一人吱一声酸。
“有点酸酸的,但心里很甜。”
有人收到新疆舍友的馕,千里迢迢的爱,哪怕牙齿不行了,也得吃完。
舍友带来的酸奶疙瘩,尽管吃的时候面目狰狞,也要评价一句:好吃。
还有的人选择当面给足面子,事后别被知道。
当面:好吃。
深夜拎着那份特产到三公里外的垃圾桶扔掉。
但很可能会被舍友发现,进一步“损伤感情”,所以,有的人用诚实坦然告知那一套。
一定要诚恳地说明,很感谢,但口味实在是欣赏不来,最大程度让舍友能理解且场面不尴尬,一般人也都能理解。
有人看着这群大学生为了维护这份“友情而感到不解,认为:只要送出去了,对方怎么处理,就是他们的事。
但这群大学生们显然还不太想适应这套”点到为止“的社会人士法则。
在他们的眼里,拍摄的这些“反其道而行之”的饕餮舍友视频,正是在维护某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毕竟,被嫌弃的特产下,很大一些是因为“觉得这个东西很土”“拿不上台面”。
对于家境不够优渥的同学而言,也许这些东西,甚至要花费他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因而我们更是有理由去守护这份心意。
如今,像这样打破“职业、生活偏见”的现象,也不只体现在送特产上。
开学典礼上,有位女大学生,大大方方地介绍自己家里是收废品的。
“他们干活特别累,但把我养的挺好的。”
要是以前的影视作品,一般都会出现想要隐藏,结果被班里同学发现然后嘲笑的刻板桥段。
现在:姐姐捞我。
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学校摆摊,这不得被全班同学给羡慕死。
谁能拒绝一个天天能让自己吃到街边美食的妈妈呢。
下课拉同学一道“照顾”妈妈生意,干净卫生又好吃,你就是同学间的神!
面对做小本生意、靠双手谋生的家里人,只要坦然面对,正常人只会感叹勤劳父母赚钱赚得来之不易。
最丢份儿的莫过于自以为的不好意思,害同学损失一笔美味。
所以,表面上大家拍的是短视频乐子,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努力抹除差异的整顿尝试呢?
在这个躺平与内卷摇摆不定的年代,很多人选择了另一片旷野与生活的可能。
那么,他们便是从踏入职场前,便洒下职业平等的力量,尽管微小,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