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取消外宾特权,任何人到故宫必须步行进入,以示对故宫尊重
2012年1月,58岁的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新官三把火,领导对着下属狠劲地烧。单霁翔上任之后,却给上级出难题。故宫可以说是各国政要来中国必去的打卡地,也代表着中国博物馆的形象。在此之前,外国贵宾来参观故宫,向来都是开车进入故宫。
单霁翔多次向上级反映,取消外宾特权,任何人到了故宫,必须步行进入,以示对故宫尊重,对我国文化尊重。结果等到的回复是:“这是对外国贵宾的特别‘礼遇’!”单霁翔反驳说:“世界上其他四大博物馆,也从未对任何人有过这样的礼遇呀,任何人进去参观,一律需步行。”这件事儿后来,没有明确回复。2013年4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带着女朋友来故宫参观。听闻奥德朗一行将到故宫午门外时,单霁翔早就在等待。警卫人员提前来到故宫,站在故宫门内,单霁翔一看就是开车进去的架势,单霁翔说不能开车进入,警卫说,这是上级命令。单霁翔看着奥朗德的车,越来越近,丝毫没有停车的意思,眼瞅着车子就要到了,单霁翔果断做出决定:拉闸,关门。奥朗德车队走到故宫午门口,单霁翔上前说“不好意思这是规定,每个人都得遵守。白金汉宫、凡尔赛宫等地都不允许车辆入内,故宫也是如此,这是文化尊严问题,请您尊重我们的文化。”
奥朗德一众人听后恍然大悟,连称有道理,随后下车。此时,拦截的闸门也缓缓升起,敞开的朱红大门迎接这位总统的到来。奥朗德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随后奥朗德在单霁翔陪同下,带着敬意参观了故宫。后来,故宫从此却立下了规矩,任何人不得开车入内,必须步行。同年,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访问故宫,也没有打破这个规矩。上级说,辛格年龄大了,腿脚不好,能不能破例一次?单霁翔坚决拒绝,但最后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借了两辆电动车,辛格坐电动车游览了故宫。有人问单霁翔,为了这样的事,你违背命令,就不怕挨处分。单霁翔说:“故宫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物的重要代表,她是有尊严的,不论是谁去拜访她,都必须恭敬!”单霁翔作为故宫院长,“霸气”地保护着故宫的古建筑,珍贵文物,好有一草一木。他对于游客倒是给了极大的尊重,宫内缺少厕所,他就改造增加了30多个厕所。故宫游客游览累了没有休息的地方,他增加了很多椅子,让游客在故宫内可以有地儿休息。
故宫的众多文物,原来很多都堆放在库房里,灰头土脸,没有尊严。故宫历代掌门人都很负责,小心翼翼把故宫看管好,把宝贝藏起来,不外露。逐渐地,故宫如同新时代的旁观者,不参与人们的生活、不发一言一语,茕茕孑立,十分孤独。单霁翔觉得,文物应该发挥它的价值,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宣扬历史文化是重中之重。可是这些想法若要付诸实现就需要经济支撑,经费该从哪儿来呢?单霁翔想了一个办法,要钱。于是,领导办公室里堆满了他上报的资料和报告,内含详细严谨的分析和结果预测,然而得到的经费远远不够。单霁翔豁出去了,在领导面前“哭穷”,需要到4个亿的经费,但是这些远远不够。故宫必须要自己想办法创造营收。受到台北故宫文创的启发,单霁翔决定,做属于故宫的文创,贴近百姓生活,结合现代潮流,做出文化碰撞的产品。只有与人们生活对接,大家才肯把文化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