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领队遭虎头蜂攻击亡!医揭蜂螫9月最高峰 2情况严重恐丧命

▲蜂只螫伤有两种情况会很严重。(图/达志影像/示意图)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民进党立委钟佳滨屏东服务处举办志工团登山活动,昨在古道遭遇虎头蜂袭击,其中41岁洪姓领队为保护团员,遭蜂群螫咬至少30处伤口,送医不治。毒物科医师指出,国内蜂螫受伤高峰在7~10月,普遍致死率不高,但有两种情况很危险,第一是本身严重过敏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另如果被蜂群螫伤且受伤超过20处以上,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风险高。

根据台北荣总毒物中心研究报告分析,国内在2001至2021年期间,因蜂螫伤通报至毒物中心的病人共有661名,有46人(7.5%)产生严重中毒症状,包含29人重症(占4.7%),17人死亡(占2.8%)。近一步分析发现,同时被越多只蜂螫伤、被胡蜂螫伤、年龄较大者及身体多处部位被螫伤的病人,与蜂螫后是否产生严重中毒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蜜蜂和胡蜂螫伤后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应,示意图。(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杨振昌受访表示,蜜蜂和虎头蜂螫伤后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损伤和肝损伤等;而螫伤数目越多,直接的毒性反应(如急性肾损伤、横纹肌溶解症和急性肝损伤)就越严重。

杨振昌也提到,一般蜂只螫伤的致死率不高,伤口没有感染情况下红肿热痛约两天会改善,但是有两种情况很危险,一是严重过敏者会过敏性休克,约在遭蜂螫后30分钟到2小时会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会因为支气管痉挛死亡。另外就是要担心蜂群螫伤,以虎头蜂来说,若螫伤数超过20处时,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毒物中心研究报告也显示,蜜蜂和虎头蜂螫伤主要发生在夏秋的7月至10月间,特别是9月份通报螫伤的人数达到最高峰。为何这时期这么容易被蜂螫?杨振昌解释,蜂类在秋天筑巢、也要贮存食物过冬,工作繁忙,加上防御习性,特别容易被激怒。

杨振昌提醒,民众若登山到野外,要注意附近有没有蜜蜂或者虎头蜂,如果有发现一定不要特别招惹,但也别大动作跑开惊扰蜂群,只要快速走开即可。到这些地方也应该不要喷香水或穿太鲜艳,可能会吸引蜂只。

如果真的被螫伤,一般情况建议将蜂刺移除、洗净伤口、冰敷就可,但如果产生过敏症状或被多只蜂螫伤者,应尽快就医接受治疗,以免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或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