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小包公杯”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全国赛)颁奖仪式举行

昨日(8月20日)上午,由广东省法学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广东省高校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重点实验室、小包公•法律AI共同承办,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的第四届“小包公杯”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全国赛),在广州举行颁奖仪式。当天上午还举办了中国法治实践与发展青年论坛。

本届“小包公杯”立足粤港澳、面向全国,短短15天收到4372名法学学生报名参赛,收到来自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的共279所高校的报名申请,其中985高校30余所、211高校及“双一流”高校70余所。经初评排名和终评委员会评审并投票,评选出本科生获奖论文36篇、研究生获奖论文24篇。

广东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金艳在典礼上讲话表示,“小包公杯”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是彰显青春风采、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担当的品牌活动,该比赛具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广”,报名参与的学生和高校数量很多;第二是“新”,征文比赛的主力是朝气蓬勃、有创造力的高校学生;第三是“高”,此次会议有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是历届会议中规格最高的一次。金艳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发展,鼓励同学们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在讲话中表示,法治人才培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地位。张文显提出两点倡议:第一,立足司法实践之现实沃土,深刻领悟法律实证分析在法学教育中的战略地位;第二,紧跟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法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勇立潮头,敢于攀登。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在讲话中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浪潮与产业转型的核心引擎,也为法学领域铺设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创新之路,既孕育无限机遇,也伴随深刻挑战。他提出,要把握融合契机,深化法学教育创新;要深化实证研究,推动法律研究的科学化进步;要促进跨界交流,共筑法律科技生态。

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在典礼上作讲话。江必新在讲话中表示,第一,精于实证,学生应当积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帮助破解其局限;第二,勤于实践,在法学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重视法治实践的研究;第三,用于实践,要高度重视法治的实质效用,尽快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背景下法治的新形态。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在讲话中表示,案例资源为广大法学法律界同仁提供了研究对象和创新原料,是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学理论创新最为丰富的“黑土地”。本次大赛获奖作品都是青年学生运用小包公进行分析获得的高质量成果,体现出青年学子不仅是科学创新、法治建设的未来,也是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的未来。

随后,征文比赛终评委员会主任谭世贵教授宣读获奖名单。张文显、姜伟、江必新、胡云腾为一等奖获奖代表颁发获奖证书。金艳、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蒋悟真为二等奖获奖代表颁发获奖证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唐晓晴,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执行会长、香港教育大学国家安全与法律研究中心总监顾敏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省高校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燕玲为三等奖获奖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金艳还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广州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江汉大学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获奖代表颁发优秀组织奖。随后,华南师范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两位获奖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江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赵立新作为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代表发言。

广东省高校人工智能法律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小包公•法律AI创始人王燕玲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案例是法律的认知源,是实践中行走的法律,也是法治的生成方式,是本土法治智慧的载体。对本土司法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提炼司法规律经验,将是构建本土法治文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随着社会场景日趋复杂,生产生活日趋数字化、智能化,数字法学应运而生。法学教育应该紧扣人工智能这一时代脉搏,繁荣、扩宽我国法学研究,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颁奖仪式后还举行了“中国法治实践与发展青年论坛”。五位获奖学生代表分别就行贿犯罪一体化治理问题、著作权合理使用条款问题、醉驾情节与量刑结果关系问题、有限公司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问题、防卫过当罪过形式问题的五篇实证研究论文成果作观点陈述。《亚洲犯罪学》主编、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建宏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胡铭教授,《法律科学》副主编、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付玉明教授,《政法论丛》主编、山东政法学院孙培福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政治与法律》主编姚建龙分别对五篇论文作精彩点评。

文 记者 董柳图 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