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陆军大学 日本退伍军人来台助战秘辛

日本退伍军人当年来台协助训练军队。图为日本陆上自卫队。(日本陆上自卫队)

冈村宁次号召旧日军官结盟白团成军誓言携手反共,化名偷渡分批密运来台。我军盼藉日军重振士气,冈村叮嘱白团心无二志。现年八十六岁的曹士澂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他在计划草拟完成之后,就立刻到医院去探视正在养病的冈村宁次,冈村立刻表示赞同,并且愿意负责办理。在梅雨过后的七月,冈村就收到国民政府驻东京代表送来的信函,信上写着:『目前国府在大陆各地的战闻,连日皆败,虽想确保四川、云贵、两广以策长久,但亦思将长江下游、南京上海等江南地区兵力及要人撤至台湾,以图重编。关于重整军力,希借日本旧军人同志之力。』

曹士澂与冈村经一番详细研商后,把它写成具体的建议书,然后飞回台湾,当面呈给正在台南视察的蒋先生。再经过几次的协商,蒋中正决定先行聘请日本将校若干人来台办理军事教育的训练工作。

曹士澂又再去了一趟日本,这次他带了钱,开始进行工作。首先,他将蒋先生的亲笔函交给冈村,冈村便找来旧第一军司令澄田睬四郎大将、旧第五军司令十川次郎中将、小笠原清中佐三人共商对策。他们一方面与中国代表部商量渡航方式与留日家属联络的方法后,便开始积极物色人选。

小笠原清(萧立元)相当于冈村宁次的秘书、联络人、斡旋人、调查员等,他曾经在「文艺春秋」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冈村有感于战后日军归国的顺序、维持军队组织、指挥系统等各种处理事项,几乎都获得国民政府的认可。相较于其他地区,那时关东军还被苏联扣留,南方派遣军也还未完全撤回日本,而最令人担心的大陆派遣军却在最优惠状态下返回祖国,这使冈村感铭肺腑。小笠原清说,「冈村之所以愿意做这件事,完全是为了报恩。」

而在台湾的蒋先生,他对于日本军事顾问团除了办理军事教育训练外,还指望要兼理作战计划等的工作。并且对于人数、兵种、兵科、学历、健康等条件都有详细指示。蒋中正并且定第一批为十七人。

日本战败后,旧日军组织已经瓦解,联络不易,必须以明察暗访的方式寻找同志。那时,军人成为被整肃的对象,不但不可以服公职,不得作任何的军政活动,原有的补给也被取消。糸贺公一就说,战争结束以后,日本人被灌输军人都是坏人的思想,当他被褫夺公权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军人打败仗,他无话可说,当时没有职业,军人俸饷也已停支,生活困难,已经是一无所有。

冈村宁次因为自己的健康欠佳,在经过挑选后,决定由前日本陆军驻广东第一军参谋长富田直亮为团长,富田直亮曾驻香港,这时担任某会社的会长,有一天经由小笠原清的介绍与曹士澂见了面,两个人相谈甚欢。

小笠原清说,他们这些人的化名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与陈昭凯上校商量好,以原名中的汉字、谐音,再参考中国人的姓氏而成。例如林吉新、范健、郑忠都留下原名中的一个字,邹敏三则留两个字。后来参加的海军少将山本亲雄则采海军元帅的帅为姓,叫帅本源;而通晓航海术的土肥一夫中佐则叫屠远航;航空专家山口盛义中佐则叫雷振宇,海军砲术教练今井秋次郎干脆就叫鲍必中,小笠原清则采谐音叫萧立元。

团长富田直亮也保存原名中的亮字,以白为姓,鸿是中国的吉祥字,就取名叫做白鸿亮。曹士澂说,因为共产党是红的,所以团长就姓白,整个团就叫做白团。

昭和二十四年,民国三十八年的十月,第一批十九名的日籍军官在东京高轮一家小旅馆秘密签约,并听取曹士澂说明各种保密规定、行动暗号与联络方法。在商谈时,还派人在门外监视,以防止美军前来突击检查。这十九人共同结下盟约的内容为:

「值此赤魔逐日风靡亚细亚大陆之际,当是尊重和平自由、坚信与xx合作为要之xxxx同志奋起,共同保卫东亚,联合反共,更密切携手迈向防共之秋。」

契约中同时约定,凡是同意前往的可以先领安家费八万日圆,每月薪资是三万日圆,每人每年可以回日本省视家属一次。

曹士澂说,当时在日本一直谣传日本义勇军要去台湾的事情,为了避免盟军总部及日共注意,乃要求所有人要特别保密。这些获得挑选来台的日本将校,只能对自己的太太说实话,其他一律不准说。但是其中有几个连自己的太太也没有提起,如一个叫内滕进的,连妻子也没有说,后来他太太找不到先生,还到派出所申报人口失踪。邻居们发现男主人突然不见了,还以为是被当成战犯给抓起来了。

充当冈村宁次主要联络人的小笠原清则提到,一开始几乎所有白团同志的妻子都不知道先生的任务,只知道他们在从事冈村将军所托付的工作,当孩子问起父亲时,母亲都是告诉他们父亲在日本九州未归。

结盟工作完成后,因当时日本军人一律被限制出境,要来台湾均不能用公开身分搭乘飞机或轮船,只能以偷渡方式出境。最后是采取分批密运的方式,民国三十八年十一月的某一天,第一批为白鸿亮(富田直亮)、林光(荒武国光)等三人。白鸿亮和林光以盟军总部假情报员的身分,搭乘飞机先到香港再转台湾。

其余的十七人则是分批冒充假船员,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船只直接来台湾,必须先绕到香港、再到台湾。以民国三十九年当时的情况来说,这些人数不算少,要全部偷渡不是那么容易,起先打算利用渔船从九州出发,后来因为有中国国营招商局的运蕉船「铁桥轮」开进神户,白团团员以船员身分上船。有一次当船靠近日本下幽码头时,日本警察上船检查,这时化名范健(本乡健)的正在削洋芋皮,他只好冒充厨师,身穿厨师的白衣、头带白帽,一边继续削洋芋。而曹士进(内滕进)在日警上船检查时,为了躲避检查便与数名同伴藏在船底的煤炭中,全身都弄得污黑才避免被发现。

船开到台湾基隆港口,通日语的宋倬云与基隆港务处人员已经等候多时,立即负责把第一批日本军官送到北投一家叫「偕行社」的日式宿舍中。每个人都拿到保安司令部为每一个人准备的假身分证,并且在台北大直营地成立「圆山军官训练团」,作一般性高中下各级军官的短期训练工作。训练团由蒋中正担任团长,彭孟缉为主任,曹士澂为副主任。当时,台湾已经有几个美军顾问团成员,白团化名来台的时候,美军顾问团的人并不知情,因为美国人分辨不出中国人与日本人。

第一批日本顾问团的工作是针对大陆撤退来台的国军指挥官阶级进行再训练,以二个月为一期,一期约一百人,一年后有数百名指挥官接受训练。蒋中正本人更是极为重视这项训练工作,他经常亲自来视察,除了慰问白团军人外,更一对一激励那些跟着政府撤退来台的各级指挥官。

当时蒋先生的算盘是:「武器靠美援,士气靠日军重振。」

民国三十九年秋天,美援武器逐一抵达,紧接着需要部队训练,以及更进一步的实战训练,于是,那年又来了十名日本军官,四十年再来五十四人,这时,共有八十三名白团成员在台湾。

但是,在民国三十九年夏天时,白团的事情终于外泄,日本有部分周刊及媒体陆续报导旧军人的鬼祟行动,并且明白指出冈村宁次正是幕后的唆使人,为此盟军最高总司令便命令冈村宁次出面说明。冈村的回答是:「我们为报答终战时的恩义而参加这个行动,这也并不违反美国的利益,美国还应该感谢我们,难道不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认识不足,才丢掉大陆的吗?」

(翻爆中心摘自1995/10/29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