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去婆家过年,我在厨房忙到晚上7点,出来看到一桌残羹剩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我叫李明,今年28岁,去年刚和妻子小芳结婚。小芳是我大学同学,我们相恋多年终于修成正果。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保守朴实,对传统习俗很看重。

小芳的爸爸李老先生今年65岁了,退休在家。妈妈张婆婆虽然60出头了,但精神矍铄,做家务活还是非常勤快。除了他们,小芳还有一个哥哥和嫂子,以及两个小外甥女。

小芳一再嘱咐我要懂事,多帮着张婆婆干活。婆婆的性子直,但为人很好,只要我们尽力而为,她一定会欢欢喜喜地接纳我这个新郎官。

"到了到了,这就是我们家!"小芳兴高采烈地说。

张婆婆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一见我们就热情地招呼:"哎哟,你们可算来了!快快进来,外头冷啊。"

我赶紧把大包小包往里搬,婆婆见了连连夸赞我伺候周到。小芳的哥哥一家人也都出来打招呼,我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包围着,还是有些拘谨。

刚到婆家,张婆婆就分配任务了:"明儿子,你跟着妈做点活吧。芳芳,你们先去歇歇,妈妈有啥需要就喊你们。"

我连忙答应,心里还暗自庆幸能立刻和婆婆亲近些。婆婆把我领进了厨房,让我洗菜、切菜,忙前忙后的。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我可是卖力气干呢。

"嗯,不错不错,你可比芳芳乖多了。"婆婆看着我的"作品"频频点头。

我被夸得很受用,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婆婆对我刮目相看。于是我更加卖力,连汗水都不在乎了。

晚上八点多,年夜饭终于准备停当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地吃起来。

"明儿,尝尝这个红烧肉,是你婆婆亲手做的哦。"公公笑呵呵地给我夹菜。

我连连称赞:"婆婆手艺真好,比饭店的还香呢!"

婆婆被我逗乐了,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哪里哪里,就是家常菜而已。"

吃过饭,我们就坐在客厅里闲聊家常。公公讲起了他年轻时在工厂上班的趣事,把我们全都给逗乐了。哥哥嫂子也很健谈,两个小外甥更是可爱极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暖气把屋子烘得暖洋洋的,我的心也跟着热乎乎的。原来婆家的年夜饭气氛是这样的,我暗自庆幸终于体会到了。

吃过晚饭,婆婆就开始准备祭祖的事宜了。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果品、蜡烛、香火等祭品,让我和小芳也加入进来。

"快来快来,咱们给祖宗上柱香。"婆婆招呼我们上前。

小芳在一旁解释道:"每年除夕夜,我们都会拜祖宗的,祈求来年一切顺利。"

我被这传统的节日习俗给深深吸引住了,虔诚地跟着婆婆的步骤,给祖宗上了香。看着熏熏的香烟缭绕,我的心也变得安详祥和起来。

"这可是老北京人的传统,年夜饭剩菜要送人,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够吉祥如意。"小芳在旁边解说。

我看着婆婆的操作,对这些饱经岁月的风俗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心。

正当我们大家其乐融融地时,婆婆突然拍了一下手心:"哎呀,差点忘了还有一件大事!明儿,你快跟我来,咱们得把明天的年菜给准备好。"

我一愣,刚才忙活了一整天,还以为终于可以歇口气了。没想到婆婆居然还有这么一出,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疲惫和焦虑。

但婆婆已经快步走向了厨房,我只好硬着头皮跟上去。果不其然,厨房里堆满了各种食材和厨具,看上去棘手极了。

我连连点头,开始疲于奔命。先是把一大堆白菜洗刷干净,然后又得把一大盆子的土豆给削皮。等到这些准备工作总算完成时,我已是一身狼狈,浑身是汗。

婆婆见状也有些于心不忍了,便让我去歇歇。可没过一会儿,她又叫我回来,让我开始切菜、下锅等等。我根本喘不过气来,只能是硬着头皮干下去。

没想到,等在外面的却是一地的狼藉!只见餐桌上堆满了剩菜残羹,油腻腻的渍子到处都是。酱菜盘子里只剩下些许残渣,鱼骨头和虾壳更是散落一地。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难以置信地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刚才大家还其乐融融地在这里吃年夜饭,怎么转眼之间就变成了这副狼狈不堪的模样?我的心情由震惊逐渐转为失望,甚至有些愤怒和无助。

难道我刚才在厨房里辛苦劳作,就是为了这么个结果?我们一家人本该其乐融融地吃顿团圆饭,怎么会变成如此不尽人意的场景?我满心的疑惑和愤懑,却又无处发泄。

就在我百感交集的时候,小芳发现了我,连忙上前安慰我。

"明明,你怎么了?"小芳关切地看着我,语气温柔。

我指着狼藉一地,失望地说:"看看这是什么场面?我们好不容易才准备好的年夜饭,怎么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我愣了一下,原来是这个原因。刚才那些气馁和失望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疏导开的宽慰感。

就在这时,公公和哥哥也发现了我,连忙上前安抚。

"明儿啊,别这么伤心。这是我们的传统,只是有些陋习而已。"公公拍着我的肩膀说。

"对对,你可是新郎官,要学会体谅和包容婆婆她们的一些小毛病啊。"哥哥也在一旁附和。

我点点头,心里的疑虑渐渐消除了。是啊,婆婆她们毕竟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种传统环境里,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了。作为外人的我,难免会产生代沟和不解。

我们年轻人往往把这种做法视为陋习和浪费,却忽视了它内核的文化寓意。对老一辈来说,这或许就是他们对新年的祈愿,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环视着这个屋子,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代代老北京人的身影。他们世世代代遵循着这些习俗,用自己的方式过着新年。我暗自点点头,决心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体会婆家的这些传统文化。

"婆婆,我很好奇,您为什么要留着这些剩菜不收拾呢?"我诚恳地问道。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确实是老一辈人对新年的一种美好祝愿。只是表达方式和我们有些出入而已。

"你是外地人,对这些老规矩难免有些不理解。"婆婆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便继续解释道:"其实这只是一种象征,并不是要浪费食物。我们吃剩的东西,还是会打包好,然后分送给亲朋好友。"

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昨晚婆婆要把剩菜一一打包,原来是要送人的。这下婆婆的做法就通了。

"我年轻的时候,能在年夜饭后留下这么多剩菜,就是最大的荣耀和骄傲了。"婆婆说着说着,眼睛里闪过一丝淡淡的怀念。

我看着婆婆略显苍老的面容,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原来,这些看似陈旧的习俗,却是老一辈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和向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生活里渴求着吉祥如意。

细想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对事物的看法自然有偏差。婆婆这一代人,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自然更看重"吉祥如意"的祈愿。而我们这代年轻人,生活条件已经很优渥了,自然难以体会她们的那份朴素渴望。

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和观念的差异,才会产生代沟和隔阂。我们固步自封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愿意体谅和包容别人,那才是导致矛盾和误会的根源所在。

我下定决心,无论婆家的习俗看起来多么陈旧或者与我们格格不入,我都会尽量去理解和包容。毕竟,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我们应该互相尊重,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分歧。

于是,我主动和婆婆以及其他家人多交流、多沟通。尽管有些习俗我依旧有些不理解,但我都会耐心询问,虚心聆听他们的解释。大家就这样渐渐地达成了共识,彼此都有了更多的体谅和包容。

就这样,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其乐融融的年夜饭团圆场景终于呈现在眼前。

婆婆亲手做的一桌子美味佳肴,摆放得整整齐齐。我们或坐或立,相视而笑,一派祥和的气氛。公公哈哈大笑,婆婆则是含笑点头。小芳和嫂子有说有笑,两个小外甥更是活泼好动。

我环视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满是喜悦。几天前的那些误会和矛盾,仿佛都烟消云散了。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共同品尝着年夜饭的美味,分享着彼此的喜悦。

"明儿,快尝尝这个卤牛肉,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哦。"婆婆笑呵呵地给我夹了一大块。

我连连称赞:"真香,比我吃过的任何一家餐厅都好吃!"

婆婆被我逗乐了,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哪里哪里,就是家常小菜而已。"

我们就这样有说有笑地吃着,气氛融洽极了。偶尔还会插科打诨几句,把大家都逗得哄堂大笑。这正是年夜饭该有的模样,我由衷地感到欣喜。

吃过饭,公公就拉着我们一家人合了个影。我们或坐或站,亲亲热热地依偎在一起,笑容灿烂。公公把相机一递,婆婆笑着接过去,对着镜头比了个"耶"的手势。

"明年咱们可得再合一次影啊!"婆婆高兴地说。

我会意地点点头,心想这确实会是一年一度的重要仪式了。通过这一年的磨合,我们已经真正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

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气氛中,我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了窗外那轮明亮的月色。

清澈的月光洒在庭院里,为这个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朦胧的韵味。我的视线越过层层叠叠的房顶,越过那座熟悉的胡同,最终停留在了远方的天际线上。

我不禁感慨万千,脑海中浮现出了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陌生和拘谨,到后来的磕磕绊绊,再到现在的亲密无间,我和婆家的关系可谓是经历了一番沧桑。

我们年轻人和老一辈之间,是存在着代沟和隔阂的。但只要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就一定能够拥抱彼此,达成和谐。婆婆她们那些看似陈旧的习俗,其实内核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不是固步自封。

想到这里,我的心境也变得更加开阔了。我期待着未来的日子里,能和婆家的人朝夕相处、无话不谈。我会耐心学习他们的习俗,去理解那些饱经岁月的文化基因。

而婆婆她们,我相信也一定会给予我足够的理解和包容。通过相互体谅,我们一定能够化解分歧,找到共同语言。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互帮互助、相亲相爱。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香喷喷的年夜饭的气味在鼻尖徘徊。这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啊!

"明儿,你在发什么呆呢?快过来,咱们一家人合个影呗!"婆婆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转过身来,看到一家人已经陆续站在了一起,等着我加入进去。我笑了笑,大步走了过去,挤进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我们手携手、肩并肩,就一定能够走得更加稳健有力。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许,相信我和婆家的关系也必将像这轮皎洁的明月一样,永驻天际,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