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绿色节能 人造雪善用再生水
大陆河北崇礼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侧面曲线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十分类似,暱名取为「雪如意」。(蓝孝威摄)
台商抢搭北京冬奥商机,在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投资成立运动用品公司,今年4月投入生产。(蓝孝威摄)
北京冬奥明年2月初就要开幕,位于河北张家口赛区的大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均已完工,并视天候状况进行人工造雪。有别于外界对「人造雪」既费电又耗水的刻板印象,明年北京冬奥使用的人造雪,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发电,水源来自雨水和城市管道处理再生水,坚持不开采地下水。
北京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两地举办。位于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侧面曲线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十分类似,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王灏指出,不同于国外跳台滑雪赛道大多建在土石方等填充物上,「雪如意」将168公尺长的大跳台赛道架在空中,赛道正好是如意「柄身」,运动员从赛道上疾驰而下,并在「雪如意」底部足球场内结束区完成比赛动作。
奥体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贾茂亭表示,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天然雪的硬度满足不了像冬奥这样重大赛事的比赛要求,因此场地都是硬度更高的人造雪。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两大赛场,合计大约需要25万立方公尺的水量才能满足造雪需求。
外界关切是否需要额外开采地下水,会不会对环保造成负面影响?贾茂亭强调,这些人工造雪用水多为水库引调水,以及回收的雨水、地表迳流水、融化雪水等,集中后先引流至沈淀池,净化达到造雪标准后,再输送至各比赛场地。由于蓄水方式多元化且可循环再利用,今年积雪融化后的雪水收集起来,明年还可持续使用,做到一滴水都不浪费,也为冬奥会人工造雪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多在室外,因此观众要在零下20度的户外环境下观赛。这些露天的座椅表面将铺设一层具有封装外壳的坐板,外壳内装有石墨烯片,通电后坐垫可发热保温,比赛结束后,观众可带走当作纪念品。
低碳交通同样是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利用低碳工程技术开展交通设施建设,应用智慧交通系统,实现冬奥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网。
冬奥赛事期间,还将投入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减排量1.1万吨,相当于5万余亩森林一年的碳汇蓄积量。张家口市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贺武指出,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将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客车,提供交通接驳服务;比起柴油引擎1公里排放1.2公斤的二氧化碳,氢燃料引擎可做到0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