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奥》下饺子都比她们水花大!张家齐/陈芋汐女子双人十米台摘金

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张家齐夺得冠军。 (新华社)

张家齐/陈芋汐女子跳水双人十米台摘金。(澎湃新闻)

张家齐(左)和陈芋汐。(澎湃新闻)

陈芋汐(左)和张家齐之前受访。(澎湃新闻)

东京奥运跳水项目女子双人十米台赛场,27日决赛,中国大陆摘下第8金。一个17岁,一个16岁,从搭档一路变成了闺蜜,她们是张家齐和陈芋汐,中国跳水队的「奇袭组合」,但在的东奥女子双人十米台赛场,没有「奇袭」,只有稳健,张家齐和陈芋汐毫无悬念摘得金牌,网友赞叹──「下饺子都比张家齐/陈芋汐的水花大」。

大陆澎湃新闻报导,一个出生于2004年、一个2005年,两人都有多年「夺冠」经验。早在里约奥运前,12岁的张家齐就力压名将任茜,获得大陆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10米台金牌。

隔年2017年大陆全国跳水冠军赛,依然表现出色的她,成功卫冕女子10米台项目。3个月后的天津全运会上,再接再厉的张家齐,包揽了单人和双人的10米台金牌。

随后在武汉举办的第21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首次参加3大赛的张家齐,斩获了女子单人和双人10米台的两面金牌。此后她又在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的北京站和富士山站包揽双金。

和张家齐相比,同样在10米台项目斩获多块金牌的陈芋汐也不遑多让。

陈芋汐更像是一位天才型选手──原本练体育只是为强身健体的她,2018年就参加了大陆国家队集训,到了国家队后才把自选动作练齐。

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这样评价陈芋汐,「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这一年的进步很快。」

经过认真磨合,这对「04后」组合间的配合日益默契,顺利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双10米台项目的参赛资格。

不过,发育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女子跳水,尤其是跳台专案的难题。

周继红曾表示,当女孩们经历生长发育期,身体状况开始出现变化,就会影响她们的入水效果。

由于「蹿个子」,此前陈芋汐的力量有些跟不上,状态有所起伏。同样为发育苦恼的张家齐还要应对伤病的困扰。

不过,面对困难,两人选择的都是苦练。

「早操一个半小时,然后上午8点半开始练到中午12点。下午2点45分又开始练,到晚上最多可以练到8点多吧。」即便处在精力、体力最旺盛的年龄,陆上水上以及力量的高强度练习仍会使张家齐感觉吃不消。

「上午练完,下午腿都擡不起来。还能扛啊,硬扛啊,擡不起来也得跳啊。回到房间就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躺床上睡觉,秒睡。」

而在央视此前的采访中,已经有了爱美意识的张家齐还会有意识地躲着摄影机,怕自己显得「胖胖的」。

「喜欢吃的都不能吃啊。就像别的小朋友喜欢吃糖,喜欢吃蛋糕,这些我们都不可以。在这条路上要应对各种伤病,克服自己的心理,然后去控制自己的欲望。」

不停地长高,也让陈芋汐吃了不少苦头。

「我是又轻又瘦又矮又飘,现在个子高了,然后体重也上来一点了。那会感觉就真是飘在空中,然后漂在水里。」

「每天练得很枯燥,然后就不想练。但是想想都已经坚持到这个分上了,我已经站在一个很多人想站却站不到的地方了。离奥运冠军这么近的时候,如果我放弃的话就会觉得很可惜。」

张家齐也同意闺蜜的观点,「你要是想练跳水,那很简单。但你要想去到更大一点的层面,然后为国争光,这就很难。」

但无论再难,花样少女脖上,已然挂着奥运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