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奥运》当体育沦外交角力场 学者曝2028洛杉矶奥运最大危机
作者认为,体育外交可以用来改变争议、带来正向影响。(图/路透社)
加尔希尔外交学院副教授贾克博(Rikard Jalkebro)与研究员贾纳丹(N. Janardhan),7日投书《海湾时报》。文中指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价值本该是卓越、友谊与尊重,并在此一基础上以健康的竞赛消弥国际纷争;但政治现实却让美国对北京奥运进行一系列的杯葛。作者警告,如今全球地缘战略体系正发生变化,如果美方没有合作、没有建立沟通桥梁,最终可能让北京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采取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举措。
文中指出,1995年时,南非总统曼德拉(Nelson Mandela)利用体育这种非政治工具,成功地将分裂国家统一起来。当时,在世界杯橄榄球赛赛前的演说中,他提醒到「体育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它能够鼓舞人心,以别的办法也无法做到的方式来团结人们。……体育可以创造希望,尽管曾经只有绝望」。
诚如曼德拉所云,北京冬奥原本可成为体育外交的一种工具,进而团结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相反的,在美、英、加拿大等国的领军下,却选择外交杯葛─运动员将参加、官员却不参加。印度随后则跟进;不过,新德里使用的理由乃是与中国大陆在2020年发生边境冲突。
政治、体育与外交之间,有着悠久且激励人心的历史。体育在国家、非国家行为者甚至是全球国民之间的关系,发挥重要影响力。体育是一种软权力,能鼓励人与人之间互动。每当国家取行大型活动时,它可以让原本争吵不休的领导人会面。
另一方面,体育也能被用于传递政治意识形态;例如,1936年柏林奥运、1980莫斯科奥运,以及1984年洛杉矶奥运。
作者认为,对于奥运会的抵制其实反映出地缘政治体系的变化。但讽刺的是,上次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时,大陆也是其中一份子;如今物换星移,美国变成杯葛大陆举办的奥运。
事实上,体育外交可以用来改变争议、带来正向影响。198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紧张边境对峙,当时巴基斯坦总统哈克前往印度斋浦尔(Jaipur)欣赏一场精彩的板球比赛,让紧张情势缓和不少。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2004年,当时印度队访问巴基斯坦,两国彼此放宽严格的签证规定,也让球迷有机会一睹精采比赛。同样地,虽然对二战时期的罪行与日本占领期间的韩国工人赔偿议题有争议;但日韩仍抛弃成见,共同举办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2018年底,以色列参加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举办的柔道比赛,在颁奖典礼上以色列的国歌响彻云霄,这成为2020年两国正式和解的契机。
作者建议,人们应牢记奥运的三大精神:卓越、友谊与尊重,用健康的进行比赛并取代国际争执;不幸的是,这些崇高理想在追求现实政治时被忽视了,这让体育外交成为笑柄。
有鉴于地缘战略体系正产生变动,各国眼下需要的是深化合作而不是采取对抗。甚至,华府也该牢记,除非美中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否则北京很可能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