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晴空塔不只能观景 2大特殊功能揭密
东京晴空塔不只能观景,还有进行雷击研究、作为灾难应变中心等 2大特殊功能。(美联社)
游客对东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的印象通常是上到350楼或450楼观景,或者在商场购物或餐厅用餐,不过东京晴空塔其实还有另外2大少有人知的神秘功能,包括进行雷击研究,以及充当临时灾难应变中心。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导,634公尺高的晴空塔,当初的建造目的是为了降低东京市中心高楼林立导致的电波传输障碍,并且于2012年启用后,承担333公尺高东京铁塔传输电波的工作。
不过也由于晴空塔是东京第一高塔,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避雷针,每年至少被闪电击中10次,这也让晴空塔相当适合进行闪电研究。
晴空塔近期开放少数媒体参观塔上497公尺高的户外闪电研究装置,记者必须戴上安全帽、安全背心,在强风中攀爬陡峭楼梯,还必须用绳子绑住手机、笔及笔记本等,以免被风吹走。
进行闪电研究的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在塔上安装罗氏线圈(Rogowski coils),全天候监控雷击情形。雷击时电流方向等数据会传输到观察室,并储存在仪器中。
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斋藤干久表示,团队希望研究不同类型的闪电、什么条件会产生闪电、是否能打造出能准确定位雷击位置的设施,以及是否有有效的方法来避免雷击造成的破坏。
他希望这些研究能有助于监督维护电缆及保护高楼建筑免于雷击损害的企业。
报导指出,目前世界各地采取的许多雷击防范措施仍是基于50年前在瑞士山上取得的量测数据,在晴空塔进行的研究希望填补研究缺口。
晴空塔也是所在东京墨田区的备用灾难应变中心。日本经常经历地震、台风等天灾,晴空塔当初打造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够耐用,在灾难时期仍能肩负广播功能。
参与建造晴空塔的结构工程师小西笃(Atsuo Konishi,译音)表示,晴空塔确实有2个建筑特色,让它特别能抵御天灾。
特色1:晴空塔中心由钢筋混凝土打造中心柱,结构上独立于外围由钢制成的塔身,使得这2个结构能以不同频率震动,地震来临时至多能减震50%。
晴空塔的设计灵感源自于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等建筑,五重塔已有超过1600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之一。历史上,日本也没有这类宝塔在地震中倒塌的纪录,据信中心柱是这类宝塔耐震的主因。
特色2:桁架结构。由高强度钢管制成的三角形连接而成,让晴空塔能承受每秒110公尺的最大阵风。
小西笃表示,根据东京政府对所有断层带及地下活动的研究,晴空塔的设计目标是要能承受可能袭击东京的最强地震,另外上述每秒110公尺的风速堪称是2000年一遇的罕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