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上桌了!
新鲜的阵容配置下也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第一期《杜拉拉升职记》的双人试镜舞台,火速集齐了高潮迭起的“短剧三件套”——虐泪、强吻、生离死别,两人情感之间的极致拉扯在短短几十秒到几分钟之间完全输出,每一幕都自带短剧既视感。
就像《开播!短剧季》综艺,在《杜拉拉升职记》试镜单人片段中,1分23秒的总时长,在第8秒就开始有了初次反转,整体强冲突、高密度的情绪爆发和剧情演绎,也是短剧中的常态。
在短剧之前,一部两小时的电影也可以被三分钟看完,只是知道简要过程和结尾的“阅后即得”模式和短剧的碎片化观看模式不谋而合,再叠加上爽点爆棚、嗨点不断的buff,汲取情绪能量的方式十分便捷。除了获取信息变得更直接,去除氛围、环境描写的短剧,高效、集中的叙事冲突让满足感来得毫无延迟。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剧照
打开短剧就像是打开了“人类欲望列表”,即便是一往无前的时间也是不拘定义的。可以穿越回古代,可以再追忆一遍青春,甚至还可以重生再来,短剧的主人公都拥有一个赫敏的时间转换器,短剧的世界里存在后悔药,还能等一切布局就位之后闪亮登场,把野心明晃晃地放在了台面上。
《百元之恋》剧照,女主逆袭人生的故事同样具有爽感
不仅出门在外身份可以是自己给的,在短剧主人公所拥有的顶级原生家庭和敢爱敢恨的个性也顺利成章成为了“造梦人设代餐”,霸总娇妻、穿越复仇、豪门恩怨等等一切都可以成为短剧的内容题材,比如在等级秩序更为严苛的日本,“豪门继承人隐藏身份打工”类的职场故事就很受欢迎。
日剧《我,到点下班》剧照,主人公的经历引起了日本打工人的共鸣
纵然是玛丽苏的老套路,也有《厉总,你找错夫人了》或《闪婚老伴是豪门》两种选择,甜宠在短剧这里已不仅是适用于年轻人的精神多巴胺,全年龄层的关照感很足。
虽说“爽”和“快”就像是短剧的DNA,但更有深意和新意的短剧会更出圈。短剧综艺监制团的张萌就曾说:短剧想要有更长久的发展,必然是精品化,因为爽只是暂时的,观众最终需要的还是有营养的内容。
像是在今年春节档上线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女主本身就拥有不内耗且情商高反应快的特质,互联网嘴替的身份十分足够抓人。除此之外,怀旧情节、小镇美学、春节团圆的气氛,以及养眼的颜值,每一项都踩在潮流点上,生逢其时的好故事更容易出圈。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近年来影视作品聚焦于小镇美学
还有仅3集,18分钟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背后有历史、新闻、社会舆论等扎实的内容铺垫,为审美疲劳的观众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同时巧妙地以家国情感为情绪支点,样样都得做到有迹可循。
《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内有大量历史文物、故事的解读
短剧虽短但鲜明的观点不能少,与时俱进的精神更是不能丢。就以常见的婚姻家庭问题为例,最近上新的《引她入室》早已不玩“雌竞”的情绪宣泄了,双女主互助救赎远比挽救一段岌岌可危的婚姻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与其费尽心思得到不确定的结果,不如勇敢主宰自己的人生。
《流金岁月》剧照,girls help girls的概念逐步推演进短剧创作之中
在故事情节、观点之外,因为大多以竖屏为主的短剧自然会聚焦重点更多在“人物”而非“环境”之上,所以演员的表演也会被放大,小巧的道具要成为故事转折的关键环节,卷完内核还得卷竖屏画面风格表现力,真正让观者有强参与感,更好地带入。
在短剧不断走红的当下,有声音在提醒远离“精神鸦片”,也有人说它是“并不艺术”的影像形式。但恰如世界电影的发展,由1896年卢米埃尔《火车进站》的纪实性美学起步,到大卫·人格里菲斯发展出了一整套电影叙事的基本语法,而后演变出梅里爱《月球旅行记》那种充满想象虚构的剧情片。
《月球旅行记》剧照
从写实到虚构,电影成为了真正好的艺术创作形式,其实对短剧来说也是一样,好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存在无限可能的,而它的出现恰恰证明了可以引起时代的情绪共鸣。短剧因为慢不下来的生活节奏而产生、活跃,它让影视创作中一个简单的误会不用再等不了15年才开口,舍弃了弯弯绕绕的情绪,更加直给。
所以,比起全盘否定,不如给一点时间,让短剧成长。也不如给自己一点喘息和接收“爽感”的空间,去处理、接纳各种情绪。
图源:微博@东方卫视开播短剧季、豆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