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别称百百种 不是屈原搞的

福建民俗博物馆内,身穿汉服少女在演示沐兰汤端午习俗。(中新社资料照片

6月24日,河北一名小朋友在展示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新华社

山东烟台一间动物园内,大熊猫在享用粽子,与市民共度端午节。(新华社资料照片)

湖北屈原故里景区内,一位老人为孩子点雄黄迎端午。(新华社资料照片)

6月22日,屈原扮演者在屈原故里景区内进行端午文化表演。(新华社)

端午节,史料显示,早在周朝便有了「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至今超过2000年。古时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且据史料显示,对于流传至今端午节的名称一锤定音的却是大玄宗李隆基时期的贤相宋璟。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名称繁多,它的名称、叫法超过20个,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有「端五」、「夏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这些名字的由来和端午本身的习俗、文化内涵关系

战国前已有端午习俗

提到端午,似乎大家都习惯了往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身上靠,毕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包括后世的赛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等相关文化活动,都是基于屈原投江殉难日而生的特殊纪念活动。不过,著名学者楚辞研究专家闻一多曾考证出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就已经有了端午节存在,但仍无法撼动两千多年来端午节源于祭祀屈原的主流思潮

又因端午在古人心中是容易生病甚至流行瘟疫的「毒日、恶日」,所以便有了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挂艾叶辟邪驱虫等多种民间传统活动,谚语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活动。毕竟此时蛇虫繁盛、天气燥热,确实容易发病被咬,甚至于端午祝词都不说是快乐而是说安康了。

唐初时「端午」多称「端五」,因为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八月初五,于是,有心讨好皇帝的宋璟,便上表建议,为避讳把「五」改成「午」,从此以后基本上就称为端午节了。说起来算是名相宋璟为了拍唐玄宗马屁的结果。

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是「初五」。另外,古人纪年使用天干地支,以此推算,一般农历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被认为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如上所述,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汉代看作黑色时间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亦提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有一种观点称,农历五月五日早先并不是良辰吉日,端午节也不是一个吉祥节日。汉代有的地方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甚至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此时出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这个说法,有可能跟夏天炎热的天气有关。

大陆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称,夏至时节天气湿热,极易造成人们身体不适;蚊虫叮咬也易于造成疾病流行。因此,早在汉代,这一时节被看作「黑色时间」,人们为了驱邪避害,确实会采取许多措施。

近两年总有消息在网上流传:因为端午节这天早先不是良辰吉日,所以不能互祝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大陆民俗专家王娟称,这种说法没什么依据,跟「恶日」也没什么关系,北方很多地方端午还是「小女儿节」,完全可以互祝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