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关注!蔡英文接受外媒专访 改称大陆为「中国」

总统英文接受新南向国家媒体联访。(图/总统府提供,下同)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总统蔡英文日前接受新加坡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6国媒体联合访问,谈到新南向政策时,表示并非要与「中国竞争,而是强调台湾要以自身优势,促进双方互惠互利的发展;此言论一别过往,改称「大陆」为「中国」,而在其所公布的受访致辞全文中,也一律以「中国」称之,立刻引起对岸媒体关注。

蔡英文于连访中强调,台湾的新南向政策与「中国」所推动的一带一路完全不同,新南向政策的思维与目标,是与国际社会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台湾拥有强大的民间企业医疗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农业防灾等各种软实力,这些都不是金钱、政治力可以取代或阻挡的」,并无要与「中国」强碰的意思。

不过,最受对岸媒体关注的,是蔡英文并非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大陆」,而是改称「中国」,且其办公室所公布的致辞全文也只见「中国」,不见「大陆」,颇有宣示台湾主权之意,但其实根据总统府资料,蔡英文上月接受《路透》专访时,就曾以「中国」称呼;至于陆委会目前仍是使用中国大陆而非「中国」。

▼▼▼蔡英文致词全文▼▼▼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在座各位从东南亚和印度来的媒体朋友们谈谈台湾的新南向政策。

基本上,新南向政策就是台湾要如何在这么多邻近国家的群体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不同于以区域地缘政治考量的大国,我们的新南向政策目标很简单,就是经济和贸易。我们想建立在经济上互惠互利的关系,共同改善社区内人民的生活。

这是今天我主要想传达给各位的讯息。事实上,许多台湾人对南向国家极感兴趣,当然包括我自己。作为新南向政策的主要倡导人,我个人对东南亚和印度有极大的兴趣。过去我担任经贸谈判工作,有机会走访许多新南向国家,包括今天各位来自的6个国家。过去这几年,我也有幸曾再次回到其中几个国家。对我及许多台湾人来说,这几个国家朝气蓬勃、欣欣向荣。许多国家人口年轻,更深具潜力。

在场有来自印度的朋友,我们就以印度为例。2012年我到印度访问,留下深刻印象。那年参选总统没有成功,我想,去走访一个我一直向往的国家,应该还不错,于是我就到印度,从新德里搭了16小时的火车到孟买,这是很特别的经验

还记得我跟车站里书报摊的老板聊最新近的文学,很有智识的感觉,书报摆设的方式和挑选的书籍都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还有风味独特的印度菜,我在伦敦学会品味咖哩,但显然印度美食不仅只有咖哩。在印度时,每次会晤与访问智库时,我都会和充满哲思的优秀印度人士对谈,也遇到一些对未来充满好奇的印度青年。当然,若要了解印度的全貌,就不能不提到印度的电影工业宝莱坞,我也知道有一部电影「三个傻瓜(3 Idiots)」在台湾超受欢迎,尤其是年轻人,符合现今文化潮流。

2013年,我造访印尼,在雅加达这个1000万人口的东协中心,我看到满街充满自信与雄心的年轻人,许多人拿着手机,和全世界连结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整座城市里,大家都致力于国家的发展。那时候,我也去拜访「指南日报」,今天「指南日报」也有记者在场,在他们的报导里可以看到印尼多元丰富的一面。即使在台湾,印尼年轻人工作勤奋、努力,人人皆知,台湾很感激他们,台湾今天的经济发展,他们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每个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并且充满活力、高度国际化,他们原本就是台湾的朋友与伙伴。

再一次欢迎大家来到台湾,我非常珍惜透过这次访谈的机会,代表台湾向各位国家的好朋友们问候。针对大家事先提出的一些问题,我在此提供有关新南向政策的概述,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们为各位准备的资料。

正如我所说,新南向政策的用意,并不是在这个区域内提出一个政治宣示,而是希望如何与国际以及亚洲社会建立更互利互惠的关系,并从另一个角度探索台湾身处于许多近邻中,可以如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让我再次重申:这非关地缘政治,而是经贸事务。

因此,我们的整体目标是加强台湾与各国在资源、人才市场方面的合作。我们希望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更多长期和战略的关系。

新南向政策的具体内容为何?

我们首先着手的领域是开发、分享人才与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劳工、工程师,以及研发专业人才,这对许多成长快速的新南向国家,是最迫切需要的,台湾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协助。我们有许多优质的大学院校以及培训中心,可协助各国培养产业人才。目前我们已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合作。这是互利互惠的关系,我们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广。

最近,我们正在推动产业人才发展的旗舰计划,扩大政府、学校及企业在各领域的合作,目的是为新南向国家及台湾本地与海外台商企业,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台商企业,提供更好的技能训练,希望未来也能包括印度台商企业。例如:目前约有1200位印度籍学生在台研修,未来将扩大办理「台湾奖学金」及「台湾奖助金」计划,提供印度优秀学生来台就学。

我们也鼓励台湾企业赞助前述奖学金计划,以提供来自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学生最大协助,这也有益台湾企业。台湾企业赞助来自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学生来台就读大专院校,或在职训中心接受训练,提供生活费及学费,以及实际训练机会。他们毕业后回国前,可能会待在这些企业一段时间,回去之后,便成为赴印度及其他国家发展的台湾企业的良好桥梁。所以,我认为这么做很好,我们的产业也喜欢这个想法。教育部告诉我,参与这项计划的企业及学生正快速增加。我们预计来自各个新南向国家的学生约为5000位,今夏,台湾企业将赞助约5000位此类学生。

第二项是产业合作及内需市场的发展。大部分新南向国家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且成长急速。这为许多新产业提供极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技术及经验去开发。这是台湾可以着力之处。我们拥有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可以和新南向国家合作,开发新的机会,尤其是在内需市场。我以前访问一些新南向国家时,就感受到庞大的市场潜力有待开发。

例如,我在印度时发现,内陆省分不易取得海鲜等生鲜食品,但是内陆居民也应该要能享用这些食物,因此印度内陆需要物流及食品加工,甚至水产养殖技术,我想,这些台湾都有丰富的经验。当然,台湾企业也有兴趣进行这方面的投资,这就是有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印度人口众多,而我们有许多改善生活品质的方法,这正是我所谓的市场潜力。相信我们可以提供许多协助。

我要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各岛屿间靠船舶运输的印尼。我们拥有良好的造船业,正在和印尼讨论合资计划,共同建造岛际交通的船舶。这是我看到的印尼和台湾的市场潜力。

强化我们在这些庞大内需市场的布局,就可以强化我们的竞争力,也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其他区域市场。以我看来,我们共同努力是绝对互利的。

第三项是我们的制造能力。台湾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制造业。世界各地的人来台湾学习我们的产业,尤其是资讯通讯及科技产业。台湾不仅拥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区域内各种市场的需求,我们的经验也能协助其他国家建立制造业。例如,台湾拥有先进的造船业,透过合作,我们可以协助解决印尼的一项挑战,也就是1万个岛屿间,以水运为主的交通问题,同时创造有好收入的工作机会。

因此,我们可协助农业及产业发展,并提供经验以及投资者。

第四项我认为非常重要,并且可以建立合作关系的最重要领域,就是中小企业。台湾以强韧、有活力及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而闻名,而中小企业文化就是台湾独一无二的特色。中小企业不仅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是活络地方经济的关键,是解决收入差距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愿意与新南向国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莫迪总理推动「印度制造」政策。

综上,为聚焦我们的努力,我们推动了五大旗舰计划,包括产业人才发展、医疗卫生合作与产业链发展、创新产业合作、以及区域农业发展。

我最后想提的第五项旗舰计划是政策论坛与青年交流平台。让年轻世代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我觉得是好事。

这五大旗舰计划是基于台湾的软实力,尤其是医疗、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农业、防灾等方面,分享台湾在这方面的经验,符合新南向国家的需求,为本区域的发展及人民福祉贡献心力,并强化共同体意识。

我们也希望邀请更多新南向国家人民访台,在过去1年和今年初,我们推出许多国家民众来台免签证措施,并协助我们的产业取得「清真认证」,这显示台湾欢迎包括伊斯兰等不同背景的观光客。推动成效已经显现,去年来自新南向国家的旅客人数成长率已超过来台旅客总人数成长率。

我要借此机会澄清一些对新南向政策的批评。有人说,台湾推动新南向政策,预算编列规模不足,也有人说,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已限缩台湾在本区域的发展空间,有碍新南向政策的推动。

我要强调的是,「新南向政策」和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台湾拥有的是强大的民间企业及医疗、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农业、防灾等各种软实力,这些都不是金钱或政治力可以取代或阻挡的。

在座有一位新加坡朋友,所以我想举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的邻国大多是大国,但新加坡能够发展出自己的优势,凭借的不是地理或规模,而是其政治领导人的远见及企图心。如果新加坡当初自限于幅员,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地位。

我从一开始就说,新南向政策的用意并不是在这个区域内发表政治上的宣示,而是与国际社会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不是与中国竞争,而是强调台湾做为本区域的成员,以自身优势促进互惠互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