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不明物体首选武器:响尾蛇飞弹
响尾蛇飞弹问世超过70年,持续的改进使它历久弥新。(图/美国海军)
美国之音报导,近日美国军方接连派出先进战斗机,发射AIM-9X响尾蛇飞弹(Sidewinders),击落进入北美上空的不明飞行物(侦察气球),这引发外界质疑「用每枚价值近50万美元的飞弹打气球,是大材小用」。然而军事专家表示,击毁气球其实相当危险复杂,响尾蛇飞弹是目前看来的最佳选项。
商业内幕(BusinessInsider)报导,军用气球的历史很悠久,从拿破仑战争开始就有观测气球。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气球仍然是主要的观察工具,然而,新兴的飞机也被发明,这使得气球成为战斗机的主要打击目标,击落气球与击落敌机是同等地位,同样令人尊敬,例如美国的法兰克‧路克(Frank Luke),他在战争期间击落了14个气球。
在一战时期,那些老式的「气球破坏者」双翼战机,使用机枪来射击气球,通常在机枪子弹里配备燃烧弹,以点然气球里的氢气,成功点燃后,会在空中产生巨大爆炸,四处飞溅的碎片与钢缆都是战机杀手,因此战机必须及时避开。
由于氢气易燃易爆,之后的气球填充的是不燃的氦气,但是击落气球的风险和挑战然存在。北美防空部司令格林‧冯汉克(Glen VanHerck)说:「美国空军确实考虑过用机砲击落气球,但是飞行员都觉得机砲攻击的风险太大。」
「它的速度很慢,而飞机的速度很快,这是一个飞行安全问题,必须离物体很近才看到它,如果用机砲,射击时间非常短,而且就算击落,也可能没有足够的逃脱时间。」
那么,用AIM-120这种中程飞弹如何? 冯汉克也认为AIM-120不合适。他说:「气球的雷达回波截面很小,要保持雷达追踪非常困难。因此,用AIM-120这种雷达导引飞弹,成功率更低。」
剩下的就是AIM-9X,这是自响尾蛇飞弹的最新版本,早期的响尾蛇飞弹射程只有5公里,但一些消息来源认定, AIM-9X 的射程超过30公里。
很难想像,第一代响尾蛇飞弹在1950年代就已问世,它是一种热源追踪式飞弹,喷着高温气体的引擎,是很合适的追踪目标,因此它不需要飞行员额外照明,是一种「射后不理」的飞弹。
响尾蛇飞弹是天才工程师威廉‧麦克莱恩(William B. McLean)的巧妙之作。麦克莱恩其实是一名物理学家,专精核物理。1935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1940年进入美国国家标准局工作,此时遇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于是主要的业务就以军械设备测试工作为主,其间接触到近炸引信的设计。1945 年,他改到加中国湖(China Lake)的海军武器中心工作,负责开发热感引信,他成功研发出硫化铅近炸引信。。到了1946年,听说美国军方正在竞标新一代空用武器,也就是雷达导引空对空飞弹。然而,当时的电子元件相当巨大,按当时的科技,空对空飞弹会异常笨重。
麦克莱恩推断,如果近炸引信可以读取红外讯迹以启动引爆,那么它们也应该能够跟踪红外信号,进而开发出又小又轻的寻格器。一开始,军方对他的意见并没有特别重视,但仍然拨给他一件研究经费与实验室,由他自己招募研究人员,该计划称为「当地引信计划602号」(Local Fuze Project 602),其他单位则戏称那是「麦克莱恩的突发奇想」。
到了1951 年,麦克莱恩的研究已有小成,他也为这种飞弹想出了一个合适的名字-「响尾蛇」,此时这是一种可以感应体温来探测猎物的毒蛇,相当合适。提交给军械局 (BUORD) 副局长迪克帕森斯上将("Deak" Parsons)展示后,上将对这个研究相当满意,获得试开发的机会,很快的到1952年,1953 年,编号XAAM-N-7的实验性响尾蛇飞弹,成功击落了第一架目标无人机,证明概念的有效性。后来这批预产型更改编号为GAR-8(GAR 是「导向空射火箭」的缩写),后再改为AIM-9A,响尾蛇正式问世。
响尾蛇飞弹的首次实战发生在台海两岸,1958年9月24日,在浙江温州湾上空爆发大规模空战,空军的F-86战机派出12架,其中4架携带响尾蛇飞弹,是役,有3或4架共军战机被响尾蛇飞弹所击落。 但也有未命中的飞弹落海,被大陆方面拾去,经过苏联专家研究后,形成共产世界的第一代空对空飞弹R-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