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关店!又一30年老字号扛不住:曾红极一时,如今仅剩6家店

引言:港式茶餐饮越来越不叫座了?

今年,餐饮行业利润下滑、亏损、关店的消息,就像积蓄喷发刹那的岩浆,一波又一波地袭击着曾经的行业巨头。

打造出曾经等位2小时的“太二酸菜鱼”品牌的九毛九集团,上半年的净利同比大降71.5%至6797万。

九毛九集团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连续亏损三年后,“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在今年上半年亏损额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并且深陷闭店风波,关店约在152-308家之间。

把一笼包子卖出一百多元的鼎泰丰,也宣布撤出内地华北市场,关闭14家门店。

一批又一批熟悉的品牌正面临关店、亏损的局面。

多米诺骨牌次第倒下,这次砸中了太兴餐厅。

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港式茶餐厅”,太兴餐厅凭借着“菠萝包”、“菠萝油”的网红单品俘获了很多人对于“粤式风味”的追求。

而如今,太兴餐厅这几年在内地市场一直走下坡路,人声鼎沸的门店早已不存在,并且逐渐在商圈中隐退了。

在平台上搜索显示,太兴餐厅在广州地区已经没有门店了。

2019年年底,太兴餐厅在内地合计有58家门店,其实广州的门店数量仅次于深圳,原本有十余家,随着今年3月广州最后一家门店关闭,现在太兴餐厅在广州已经没有门店了。

目前在内地市场,太兴餐厅仅剩下6家店了。

不禁让人疑惑,港式餐厅不香了吗?来自香港、拥有30年传承的实力派老字号,为什么在内地市场会面临如此的困境?

在香港“接地气”,在内地成“小资”

太兴餐厅属于太兴集团旗下的品牌,太兴集团于2017年成立,目前旗下除了太兴餐厅外,还有敏华冰厅、茶木、亚参鸡、靠得住等17个餐饮品牌。

但是太兴餐厅作为太兴集团的主品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

这个从香港来的老字号,最早的第一家店是开在香港西湾河太安楼街头,1989年的时候,它还只是个小烧味铺,就仅仅是凭借美味的烧味,就引得街坊邻居争相购买。

如今35年过去了,当初的烧味小店转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港式餐厅,菜品也更丰富了。

在香港,茶餐厅的定位属于“接地气”的市井文化,分不同时段选择性供应产品,对于香港当地人来说,是一种刚需性的餐饮需求。

除此之外,“拼座”在香港的茶餐厅里更是常见的事,人多的时候座位都不够坐,大家都只能将就挤一挤。

香港当地人也表示,香港的茶餐厅其实就是平民大排档,不要以为是什么高级餐厅,服务的就是消费水平不高的群体。

然而到了国内,茶餐厅却摇身一变成小资们热衷消费的品牌,不仅跻身高大上的大型购物中心,而且还“升级”为香港粤菜休闲餐厅,主打的就是高端。

从平民走向高端,连带着价格也一起上涨。

以太兴集团为例,2018年,太兴香港餐厅人均消费65.4港元,太兴内地门店的人均消费则为84.4港元,整整高出29%的价格。

当时作为一种新鲜且洋气的餐饮业态,茶餐厅北上的征途也很顺利,据《中国粤菜产业发展报告》,截止2017年,全国茶餐厅总量已近8000家。

其中太兴集团更是在2019年6月登陆港交所上市。

只不过,正如茶餐厅的兴起受益于香港文化的兴起一样,香港文化衰落之后,茶餐厅也跟着一起衰落了。

2019年,太兴餐厅就开始增速放缓,其首次录得营收下滑,19.32亿港元较2018年的20.23亿港元同比下滑4.50%,而2017年、2018年则分别保持1.77%、6.42%的增速。

不得不承认,在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餐厅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依旧属于小众的特色餐饮,市场容量着实有限。

更何况,消费者不管去到哪一家茶餐厅,似乎都能吃到差不多的西多士与叉烧饭,菜单雷同到让人以为是同一家店,装修也是万年不变的“老香港”装饰,所以对于喜新厌旧的年轻消费者来说,新鲜感很快就丧失了。

因此,乘着了消费升级和政策东风的茶餐厅,在新鲜感过后,自然也就面临衰落了。

港式茶餐厅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波又一波的网红餐厅崛起,年轻人也在这些门店大排长龙,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回到过茶餐厅。

暴跌76.35%,多地关店!

30年老字号也扛不住

港式茶餐厅的式微也反映在业绩上。

8月22日,太兴集团(06811.HK)发布了2024年中期财报,同样延续了其颓势。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太兴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82%至16.13亿港元,净利润为1072.00万港元,同比下跌了76.35%。

而内地市场的业绩,更是惨不忍睹。

今年上半年,太兴集团在内地市场的收入同比下跌了28.63%至1.82亿港元,占整体收入的比例约11.28%,并且经营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了,亏损同比增长了137.46%至2495.5万港元。

并且从2019年开始的连续几年里,太兴集团在内地市场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63家缩减至2023年的45家,其中关闭的多数是主品牌太兴餐厅。

针对这个闭店风波,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评价“太兴沦落为一家不吸引的茶餐厅”。

随着内地餐饮市场的创新被激活,无论是从品类、价格还是体验,人们随时可以找到性价比和味道更好的餐厅。

茶餐厅风光的日子不再。

餐饮集体卷“穷鬼套餐”

对于业绩的困境,在最新财报里,太兴集团也表明了原因,中国内地市场餐饮的低价竞争越来越激烈。

虽然上市之后,太兴集团就没有披露人均消费的具体数据了,但是从大众点评上可以看到,目前太兴餐厅人均消费在80-110元之间。

80元以上的客单价,明显不是消费主流,太二、九毛九这种定位是面向中高端消费者的品牌,价格都降了。

今年第二季度,太二酸菜鱼的客单价降到了69元。

今年以来,大家也可以明显感觉到,餐饮业都不容易,经历了三年口罩事件的涤荡,理性消费的心态开始盛行,让线下消费风向直接转变了。

不少连锁餐饮品牌为了应对消费疲软,开始以短期降价、促销套餐等方式来激活消费。

9.9元就可以点海底捞锅底、呷哺新菜单套餐均价降幅超10%、必胜客推出人均40元的平价餐厅对标萨莉亚、怂火锅喊出“锅底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焖饭6元任吃”口号......

左为新认怂公告,右为旧认怂公告

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就曾表示,“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你不降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不管是高端餐饮,还是连锁餐饮品牌巨头,都用“穷鬼套餐”收获一波波的流量,收割一批批“穷鬼”。

从麦当劳13.9元的“1+1随心配”、9.9元的咖啡、德克士9.9元任选2件、最低4元一杯的喜茶、3元的米村拌饭,各餐饮品牌不断下探价格,同时也在不断刷新大家对“吃顿饱饭”的价格期待。

只能说,在现在这个时代,想要打开消费者的钱包,已经没那么容易了,现在的消费者更加精打细算,除了口腹之欲,其他非必要的支出都已经减少了。

“质价比”时代到来

只不过,抠归抠,并不代表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抠门”。

众所周知,越“抠”越在意性价比,消费者是没有那么好忽悠了。

降价要是品质也下降,那便会接受消费者的“捶打”。

这一代的消费者,是“既要又要”,既要性价比,又要品质好。

也就是“好吃不贵”,从旅游热潮中也可以观察到,“质价比”是餐饮的大趋势。

比如之前淄博烧烤和今年年初大热的天水麻辣烫滨,可以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建立在同一个逻辑上——实惠。

说到底,质价比的关键,就是要让消费者觉得自己花的“物有所值”。

虽然餐饮行业集体大降价利好的是消费者,但是对于商家来说,其实很容易会影响到品牌的盈利能力,这并不是一种长期的策略。

因为在降价的时候,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和食材成本却是在连连上涨,对于有规模的餐饮巨头来说,还能背靠供应链打下价格,对于中小品牌来说,是根本没办法进行大幅降价的,如果真要降价,那只能用劣质的食材了,这显然与“质价比”是相悖的。

如今的餐饮业是真不好做,就像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曾表示过: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