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长沙市芙蓉区打造2.0版“实习教学基地”

自2004年起,湖南农业大学公法学院与芙蓉区政府开启了校府合作篇章,双方搭建起实习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为后续紧密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芙蓉区人民政府获评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称号。2022年,芙蓉区创新推出“职业体验岗位”计划,联合校、企,搭建供需平台,旨在帮助在校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前熟悉岗位角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更好实现自身发展。二十年携手,从校府合作到校、企、府多向融合,芙蓉区政府实习基地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协同配合,共建实习基地

领导高度重视。芙蓉区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领导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部署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强调了实习基地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指示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确保实习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校府密切沟通。湖南农业大学公法学院和芙蓉区人社局的相关领导,亲自参与实习基地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多次前往芙蓉区政府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共同商讨实习基地具体建设方案,积极协调区内、校内资源,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摸清需求底册。学校方面,摸清每届实习生所学专业、人数、性别、政治面貌、特长等基本情况。政府方面,由区人社局向全区各单位征集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计划等需求,从公文类、后勤类、培训类、服务类岗位匹配学校的教学大纲和实践安排。除此之外,实地考察辖区内重点企业,开拓企业实习岗位。汇总两大方面情况后反馈给学校,由学院根据岗位需求、学生意愿对应安排实习学生,实现人岗匹配。

细化流程,稳步推进建设

事前全方位培训。实习正式开始前,学校、政府、企业开展多种培训。一是学校方面,从技能、安全、心理三方面做足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实习课程培训,培养实习技能,包括职场礼仪、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强化心理调适辅导培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实习心态。二是政府方面,从师资和流程方面进行规范。各接收单位明确实习导师及职责和任务,进行导师培训。接收单位制定详细的实习流程规范,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实习管理,确保实习有目标、有方向。三是企业方面,突出阶段化的岗位培训优势,通过定制分段培训使职业体验更加精准有效,增强人岗匹配度。

事中全流程跟进。一是互动增进了解。邀请校府双方领导、各单位实习导师和实习生代表参加全区实习生见面大会,介绍芙蓉区基本区情,叮嘱实习规范和实习任务要求,让实习生与接收单位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二是实时跟踪进展。学院要求实习生通过“校友邦”微信公众号,打卡签到,每周总结实习情况上报周志,院系领导定期到用人单位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及时调整调适。三是交流提升经验。除学院日常打卡外,针对“职业体验岗”的学生,区人社创新推出复盘会、分享会等活动,通过记录日志、视频碰头会等形式,让学生交流经验、分享收获、总结提升。

事后全要素反馈。在实习期结束即将结束时,各接收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为学生填写实习评价,出具实习鉴定表,合理评价学生实习表现。实习结束后,由芙蓉区人社局组织召开实习生情况反馈座谈会,邀请用人单位带教导师、学院领导、实习生代表共同参加,全面评估实习质量和效果,收集各方反馈意见,优化未来的实习安排。

强化保障,提升实习效果

“双导师”配强指导力量。实施双导师全程指导:即校内指导老师和基地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全程指导。校内实习指导老师采取一对一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跟踪实习指导,基地指导老师实施“跟班导师制”,为每位实习生配备一位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实习导师,采取“点对点、一对一”方式,全程跟踪指导,针对实习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实现“教学做”合一。

“双补贴”完善经费支持。各实习生接收单位负责承担本单位实习生的午餐。其次,为每位实习生提供一定的交通补贴,切实减轻实习生经济负担。鼓励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交通补贴之外,予以一定生活补贴。

“双通道”确保实习效果。实习结束后,对于表现优秀的实习生,用人单位经领导集体研究,可延长实习时间或给予留用机会。如2016级赵玢妍同学在实习期内表现优异,毕业后被推荐就业,成为芙蓉区农业农村局的一名临聘人员。同时,芙蓉区政府还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实习生推荐更多的就业机会。 (欧阳彦 邹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