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輔具管理出現漏洞、境外非法產品輸台 立委憂壓垮輔具租賃市場
二手与赠与辅具陷入管理漏洞,立委林月琴说,二手辅具在社群平台相关社团、买卖平台等流通,不仅没有安全标章、淘汰年限,也未强制检修,恐造成疑虑。辅具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长照2.0仅部分辅具如电动代步车、电动轮椅等补助租赁,其余均为补助购买,卫福部政策朝辅具租赁至推动,日前修订长照给支付规定,明年7月1日起智慧辅具采权租赁制。立委林月琴点出辅具发展困境,二手辅具管理出现漏洞,一年10万件以上二手辅具在国内流通,却没有把关机制,恐压垮租赁市场,让租赁制度无法健全发展。
二手与赠与辅具陷入管理漏洞。林月琴说,二手辅具在社群平台相关社团、买卖平台等流通,不仅没有安全标章、淘汰年限,也未强制检修,恐造成疑虑;辅具补助制度并不透明,政府开会资料不公开,未邀集业者、民团参与,尤其制定哪些项目可补助,哪些被排除在外,经常无人可知,补助制度必须贴近民众,某些高价辅具要价十多万,补助却只补一半,民众还是买不起。
乐龄网董事长张庆光说,随跨境电商平台崛起,许多中国大陆医疗器材,透过虾皮、淘宝等平台贩售至台湾,由境外直接出货,许多产品未取得卫福部医材许可证,广告也未申请许可,业者更是不具备合法医疗器材贩售资格,却规避关税、检验程序,不仅对合法合规业者造成冲击,也对消费者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张庆光说,曾有民众在淘宝以低价购买轮椅,却至乐龄网门市要求维修,门市人员追问下才坦承轮椅产品是在跨境电商购入,这已不是个案,许多门市人员都有类似经验,业者若出于同情协助维修,反而变相鼓励民众以低价购入来自境外,连假却不知品质辅具,盼主管机关协助抵御来自中国大陆不合法产品。
境外辅具兴盛,国内辅具反而难以上市。林月琴说,许多国内厂商协助国际代工,或自行研发产品,但反而无法取得核可证照在台湾上架,导致投入辅具研发厂商,不及4%,国内面临「国产上不了、进口进不来」窘境,只剩下淘宝货最容易取得,「我们不是歧视中国制品,但在品质未经查验情况下,真的会怀疑品质与安全。」
行无碍联盟秘书长许朝富表示,有些民间团体或个人,会以零元捐赠方式,赠送二手辅具给有需要民众,受赠者即使发现使用不便或出问题,因接收他人好意,只能默默接受,政府设立的辅具中心,也常回收二手辅具,免费借用给民众,不论捐赠、二手平台流通、辅具中心免费出借等,都必须要被处理、控管,否则不仅辅具使用缺乏专业协助,也会导致租赁制难以推动。
卫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长周道君说,部分辅具经修复后,会以赠送方式处理,使用者间互通有无,不涉及买卖行为,无法由「医疗器材管理办法」管理,若为二手医疗器材贩卖,则依前述法律,已售一定程度限制,并非因为二手就不受限制,个别辅具使用、修复,提供下一位使用者时,应就功能情况妥善沟通,确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