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果真是民进党开的

(图/本报系资料照)

过去国民党当家执政,民间普遍流传「法院是国民党开的」,如今民进党当家却成了「法院是民进党开的」,可见即便政党轮替了几轮,政治介入司法的状况依然让民众对司法难以信任。如今,赖政府上任,虽然从对自家人开刀来迈出肃贪的第一步,但紧接着的高虹安案,其实立委们都心知肚明,立委助理费的薪资达成率高达96%,堪称是「领好领满」,所以高虹安案所涉及的问题,究竟是个案还是制度性缺漏,法院的审判若罔顾现实而落人口实,必然再度引来司法为虎作伥的质疑。

同样遭到民间「法院是他们开的」恶评的国民党和民进党,究竟谁比较恶劣,当然见仁见智。只是,近年民进党执政下,类似例子不可胜数,包括王立强案、向心案、侯汉廷案、赴陆里长案,都令人凛惧在心。在这些案例中,检调侦讯效率总是出乎意料的迅快且有力,反观对执政党人士的不法则是能拖则拖,台南枪击案、行贿案、光电案、炉渣案至今犹无下文,就证明这一点。

无孔不入的行政扩张,无疑让立法与司法都成为附庸,即便明明立法通过,近日大法官对国会改革法案却能作出暂时处分;而高虹安也因些微的金钱遭判重罪,同样是鲜明的例子。最可怕的是,法院判决结果前,往往民进党就先知道结果,且大肆张扬,简直是不可思议到了极点。

不可讳言,赖清德上任后为消除民怨,施政主轴之一就是打贪,而起手式就是挥刀砍向自家的郑文灿,前副阁揆遭羁押的画面确实引发社会瞩目,颇有肃贪不分颜色的味道。只是,相较于高虹安案而言,她的涉案金额仅11.6万元,却遭重判7年4月,内政部也立即以「贯彻政府廉能政治决心」为由,发函通知要求停止给薪,一连串的动作是否合理、符合比例原则,当然会令人对政治与司法间的模糊分际感到质疑。

尤其,高虹安案涉及的浮报助理酬金、加班费诈领公款,是否为现行制度性的缺漏?若是如此,为何只办高虹安一人?毕竟,协助高虹安作帐的黄惠玟在北院审理声称,她担任前民进党立委李俊俋办公室主任时也以相同方式记帐,若高虹安有罪,为何李俊俋没事?关于这点,司法提得出合理的解释吗?

眼前的台湾,立法权萎缩,司法望风承旨,如今已不仅仅「法院是民进党开的」,而且彻头彻尾就是民进党说了就算。可叹的是,在野的蓝白两党迄今丝毫没有对策,只能眼见司法为虎作伥,长此以往,台湾岂有可能走向真的以民为主的民主?(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