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女子偷拿大爷水果后续,被挖出3人团伙作案,太缺德

1

最近有网友拍摄到了这样一段视频。

视频中一位老大爷正在街边卖杏,这时候从旁边走过来一位背包,戴帽子和口罩的中年女性。

这名女性看两位男性围着大爷的杏筐,应接不暇,动起了歪心思。

她随着2位买杏的大哥一起蹲下来,前面的大哥和大爷在聊天买杏,后面的大哥拿起了方便袋。

老大爷的注意力被两个男子吸引。而女子趁机蹲下,将杏放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面。偷杏成功之后,女子嘻嘻哈哈的离开了。

这个表情引发了旁边路人的愤怒,顺手拍摄了下来,发布到了网上。坏事传千里,很多人对大爷表示同情,对偷杏的女人表示强烈愤怒。

舆论发酵后,有人报警。有视频为证,警方也在第一时间就将女子缉拿归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认为是女子浑水摸鱼偷了水果,经过审讯得知竟然是三人合作。也就是说当时和女子在一起的那两个买杏的两个男子也不是无辜的,他们是有意识的吸引大爷的注意,让女子趁机偷水果。

不得不说,这个弯子绕得太远了。如此处心积虑的偷水果,真是少见。杏子不贵,偷拿的这些杏值不上三块钱,犯得着费这么大心机吗?

卖杏老人的儿子回应说,老大爷今年74岁,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每天往返近30公里卖杏,自己被偷了都不知道。

几个性子不值钱,但这种行为太缺德。欺负大爷人老人傻,但天网恢恢疏而漏,让人心里不舒服。

被捉住以后,这位大姐郭某在派出所反省说:“那事太不是人干的了,我以后坚决改正。”

可惜晚了,这种行为太可耻了,不值得原谅。

2

现实中就有这么一种人,常常在不值钱的地方,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不自知。

可能大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爆出的安徽一男子逃票的事件。

这个男子只买了一站的车票,却随着人流坐了多站。当他第二次用这种方法继续蹭票的时候,被抓获了。他自己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节省144块钱。

还有一位大姐专门偷棉袄棉被。 每到春天换季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拿出来晾晒,这个女子就卡准了这一点,把别人家晾晒的棉袄棉被给偷走了。

因为她认为这种东西价值比较小,被偷的人家可能不会上纲上线,追查起来也有难度,于是就将这个发展成了职业。

更奇葩的是这几位,如果不是监控拍下他们的行为,你根本不知道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

这位大爷是专门偷肉的。他看到摊主转身,就顺手将摊主的肉顺走了。

这位老太太刚把自己的鸭拿出来想杀了,结果回去拿东西的时候,鸭还没死。来了一位骑电动车的大姐,顺手就将这只鸭给顺走了。而且在她的电动三轮车上还有一只鸡,很多人怀疑可能也是顺别人的。

还有这位吃饭的时候,顺手就将别人的手机给带走了。

这位习惯性“顺手牵羊”。

看这些物品勺子、叉子、茶壶、水杯、调料瓶、花露水等等,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多达百余件。

更绝的是这位,偷什么不好,下车的时候居然把列车长的乘务包给偷了。你说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一个乘务包里能有啥呀!难道只是为了想看看里面有啥?好奇心作祟?

3:

明明是极小的物件,为什么有些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习惯性的打它们的主意呢?

从心理学上讲,这部分人群可以分为几种原因。

第一种:侥幸心理作怪。

认为东西小,顺手拿了,不会有人发现。

第二种:“偷窃癖”。

第三种:贪念,占便宜。

觉得自己不花钱就可以得到物品,能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心态,还不用自己付出财力。

第四种:求刺激。

这种人往往什么也不缺,经济也很好。但生活太平淡了,他们想让生活中泛起一些水花。于是就采取了盗窃的形式,通过偷盗来满足内心的需求。

卖杏的大爷和儿子。

任何时候,一定要遏制住自己的念头。

贪小便宜吃大亏,得不偿失。

不管什么时候,获取经济利益,一定要通过正当的途径。

小偷小摸习惯了,容易成瘾,偷一次成功就会想去偷更多东西。

而看似是偷小东西,毁的却是自己的人品前程,甚至可能因此被判刑,得不偿失。

其实这种心态甚至可以扩展到人际交往中。无功不受禄,礼尚往来,都是差不多理念。

本质上都是"物欲",控制好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戒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