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祖涵/巴黎奧運的平權起點
巴黎奥运将成为奥运史上,首届男女参赛者数量相等的一届。 路透
方祖涵
巴黎奥运即将成为奥运史上,首届男女参赛者数量相等的一届,在七月下旬开始的比赛,会有男女各五千两百五十名选手登场献技。
三年前东京奥运女性运动员占百分之四十八,此届终于提升至五成,无疑是平权运动重大里程碑。除了象征性宣示,这个数字对新世代女性来说,会是投入运动竞技的重大鼓励,让更多的女性和女孩参与体育运动。增加女性运动员能见度,可以挑战刻板印象,并带来更多正面的榜样作用。
此外,给女性运动员公平机会,也可望促进体育领域性别平等政策。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各国政府可能因此用积极措施提供两性相同资源,也是值得期待的正面效应。
有趣的是,此项平权里程碑,台湾倘若较为无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十二年前伦敦奥运起,虽然女性选手不是代表团多数,却总是获得最多奖牌。近年夺牌项目包括举重、射箭、跆拳道、空手道、拳击、羽球,每一项都曾经让国人感到兴奋与骄傲。
不过,宣示意味十足的平等数字,只是里程碑,而非终点站。
尽管男女选手一样多,国际奥林匹克协会大多数要职皆由男性掌握,董事会成员女性也仅占三分之一。在巴黎奥运里,六成技术人员是男性,虽然女性人员比东京奥运成长不少,仍然是相对少数。
同样地,虽然台湾女性选手夺牌人数众多,却反映出另一种现实。长期以来,女性要靠运动谋生,最有效模式就是在大型赛事夺牌。台湾有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奖金额度,得到奖牌就有收入,也曾有选手因此铤而走险使用禁药,损害个人健康与声誉。
男女运动员人数相等是一个显著成就,但评估真正的性别平等,需要超越数字。资源获取、训练设施、教练、赞助和媒体关注度等因素,在实现完全平等这件事上,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资源掌握上,台湾跟国际奥会一样,传统以男性为主;如果拿大专校院体育运动相关科系教师人数当作衡量标准,男女相差甚至是二比一。在男性主掌的运动环境里,女性要出头已是难事,还造成不少性别霸凌与侵犯憾事。台湾媒体报导女性运动员时,经常用外貌当作重点,也是不公平的性别差异。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女性运动员获得比男性更高的关注度。像美国女子足球代表队、网球场上的威廉丝姊妹,以及刚转职业的篮球选手凯特琳.克拉克,都是绝佳例子。进军巴黎的台湾代表队,将是包括戴资颖、谢淑薇、詹咏然等数位台湾女性好手的奥运告别作。除了希望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能获得相同掌声,享受赛事、尽情发挥以外,也更深切期待性别平权借此继续前进。
希望在不久后的未来,每一位运动员无论性别,都能公平享受运动的美好与荣耀。(作者为运动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