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脉冲星发现数量突破千颗,引领脉冲星领域重大突破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26日,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消息,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成功举办,该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国内众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脉冲星领域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会议聚焦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FAST)自正式开放运行四年以来,在脉冲星等多个科研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FAST作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自投入运行以来,已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及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重要成果。尤其在脉冲星领域,FAST不仅发现了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还捕捉到了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这些突破性进展无疑将FAST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2024年11月,FAST已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1000颗,这一数字远超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的发现总和。这些脉冲星中包含了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极大地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与数量,对于深入理解脉冲星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发现也为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在研讨会上,多个科研团队分享了他们在FAST脉冲星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带领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通过创新的FAST观测模式,在银河盘区进行了深入的脉冲星巡天,至今已发现750余颗脉冲星,占FAST发现总数的70%以上。此外,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团队首创的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观测模式,也系统性地发现了208颗脉冲星,包括毫秒脉冲星、蜘蛛脉冲星等原创性成果。
不仅如此,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团队在毫秒脉冲星精密测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发现将改变未来毫秒脉冲星巡天的预期。同时,新疆天文台研究员王娜团队在脉冲星辐射物理、形成与演化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揭示脉冲星的诞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贵州师范大学、新疆天文台、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科研团队也利用FAST在脉冲星发现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与会专家对FAST取得的这些重要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FAST在脉冲星领域的研究前景充满了期待。
未来,FAST计划通过增加辅助天线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望远镜的灵敏度及空间分辨能力,以实现射电暂现源定位和综合孔径成像的跨越式提升。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脉冲星样本,提高发现罕见天体的概率,如特殊脉冲星及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等,从而全面革新我们对中子星演化的认识,揭示不同类型和状态脉冲星的物理特性,开启强引力场中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新篇章。(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