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园松动 考验赖清德良心

(图/本报系资料照)

准总统赖清德即将就任,能源和电力政策受到高度关注,除了近日全台尤其桃园到处停电,引发人民不满外,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相关人士也纷纷出面挺核,甚至准经济部长郭智辉在拜会立委时还表示,「核电部分由多数人同意做决定」,并透露准总统赖清德指示,「要立即针对能源政策进行跨部会检讨」,显示赖政府对核能的态度松动。

此外,国发会之前公布2050年净零碳排路径图的电力配比中,并没有包括核能,不过,国发会主委龚明鑫16日表示,能源政策调整可以讨论,如果多数人民共识产生变化,就会依照法令执行。副主委高仙桂也坦承,在AI产业的发展下,用电量大增,再生能源跟不上,「能源政策要滚动式调整才行。」

曾一再提出台湾不可能不使用核能的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童子贤日前更重炮抨击「台湾这几年的绿能转型,跟『大跃进』有几分像。」直言若没有核能,台湾1/3的土地都得舖上光电板。这些在蔡英文主政时期不会出现的挺核言论此起彼落,都让人嗅出「2025非核家园」政策可能转弯的气氛。

为松绑核电延役的时间限制,国民党已提出修法,取消《核子反应器设施运转执照申请审核办法》中,延役须提前在执照到期前5年至15年提出换照申请的规定。不过,根据《环境基本法》第23条,「政府应订定计划,逐步达成非核家园目标。」被反核人士认为是「非核家园条款」,坚持台湾还是不可使用核电。

然而,2018年11月25日公投通过俗称「以核养绿」案,废止《电业法》95-1条。该条文原本规定「核能发电设备应于中华民国114年以前,全部停止运转。」换言之,尽管非核家园还是目标,但已没有时限,因此,即使赖政府有意暂缓废核,延后非核家园的达成时间,也并不抵触《环境基本法》的规定。

新任环境部长彭启明日前受访时表示,核电厂要全民同意才可能延役。但民进党执意推动核电除役,可并没有经过全民同意,再说,前述「以核养绿」公投获得通过,就是全民同意,并非没有民意基础。

事实上,蔡政府执政的8年来,在野党、能源电力专家和产业界人士都一再表示并不是反对能源转型,也不是坚持「只要核电、其他免谈」,而是希望民进党政府能够稳健去核,逐步增加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再依序减少核电使用,才不致于让台湾陷入电力不足的危机。这对99%能源必须依赖进口的台湾来说,才是理性务实的电力发展规画。

让电力在不平衡的危险钢丝上走了8年的蔡政府终于要下台了,台湾能不能摆脱缺电、电价上涨之苦,就看新总统赖清德的智慧和良心了。(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