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光辉历程 滨城样板丨滨海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做保障。近年来,滨海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立足区域发展特点,率先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加快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滨海新区人民法院“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全区各行政机关对一般领域市场主体实施的“诚信免查、多查合一、年内最多查一次”制度、全域推行的“电子检查证”制度,以及天津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制度等多项改革举措均走在全国前列,滨海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深化法院执行体制改革
司法创新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滨海新区人民法院‘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纠纷产生后,我们一直在积极应诉,但因为就部分细节双方一直未达成一致意见,对方申请保全我们的基本户,这个账户一旦被冻结,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经营。现在通过对保函的冻结,既为我们节约了资金成本,也减少了因保全查封后申请解封而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使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案件实质问题解决。”近日,某白名单入库企业法务人员在收到法院送达的保全结果告知书后联系承办法官表示感谢。
今年初,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对于入选白名单的企业,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或民事案件,不再冻结该企业银行账户以及其他优质资产,而是冻结银行给企业开具的保函,由银行先行担保。案件审理完成后,再由企业跟银行结算,大大降低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最大限度减少了财产保全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实现债权人权益保护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利益平衡。
“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是法院及时回应市场主体司法需求,优化滨海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法院在司法过程中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与支持,提升了辖区企业的司法获得感。
从企业资金运营角度看,“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是一场“及时雨”。在传统的财产保全模式下,一旦涉诉被保全,企业银行账户等资产即被禁锢,犹如扼住企业资金周转的咽喉,严重影响日常经营,而以保函冻结代替账户查封则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企业经营稳定性角度看,“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是一道坚实的“防护墙”。优质企业处于招投标、授信融资、投资并购等重要阶段时,最怕因账户或者核心资产被保全而受到影响。“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有效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确保企业的经营节奏不被打乱,经营活动得以稳定、连续地开展,避免了因受到财产保全而错失重要商业机遇。
从企业自身信用建设角度看,“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是一个良好的“放大镜”。只有资信良好的企业才能入选白名单,这是对企业的高度认可,入选企业能够凭借这一制度将信用价值转化为市场红利,在合作伙伴、客户面前树立起更加可靠、值得信赖的形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从运行成效上看,在“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下,从立案到实施完毕,时间由传统保全模式的7—14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试行以来累计为7家企业在39件案件中减少流动资金占用15880.37万元。
“下一步,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写好‘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的下半篇文章,及时总结第一批‘预担保企业保全白名单’制度运行中的经验,加强对白名单的动态管理,对于出现违约失信行为的企业及时予以清退,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继续做好宣传推介,并结合运行实际,在确保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入选标准,及时开展第二批白名单企业入库评选工作。
以“制度+科技”为路径
打造精准规范高效行政执法品牌
“你好,这是我们的‘执法证’和‘电子检查证’。今天我们来进行节前的专项安全检查。您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了解检查事项等内容。”近日,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向企业出示了“双证”。
2023年10月,滨海新区修订实施《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检查办法》,在全域实施“电子检查证”制度,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检查现场执法时必须向被检查人出示“双证”,未出示“双证”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接受检查。“电子检查证”依托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系统,根据执法任务提前生成并显示在执法人员使用的执法终端设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载明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事项、投诉举报途径等内容,被检查人也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检查证”上的二维码查询了解相关内容。制度实施以来,全区各执法单位生成和使用“电子检查证”8000余个,涉企主动检查数量同比减少22%。
滨海新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检查证”的应用,体现了依法行政理念和社会治理手段的转变。“首先是执法理念和检查方式的转变。新区全面推行‘双随机’检查方式和比对撮合、随机联合检查以及对一般领域市场主体‘诚信免查、多查合一、年内最多查一次’制度。其次是考核评价导向的转变。新区通过科学设定执法任务和监督考核指标,突出重精准、重质量、不以数字论英雄的导向,从机制、技术上消除逐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盲目检查等不当执法的动机和行为。此外还有监督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新区通过‘电子检查证’的使用,一方面依托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现场执法的规范性进行全流程实时在线监督和事后回溯监督,另一方面接受被检查人、当事人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精准监督。”该负责人表示。
“电子检查证”制度为全国首创,获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实施“电子检查证”制度是滨海新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缩影。滨海新区以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制度+科技”为路径,以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一体化、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精准、规范、高效行政执法品牌。新区依托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运行,在全域推行“电子检查证”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随机联合检查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涉企检查,有效避免随意执法、多头执法以及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实现严格内控规范和精准外部监督的“双向奔赴”。
保障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活力
“这次我们能够直接参与到政府决策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滨海新区政府对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视以及对企业发展需求的关注,公平公开的政策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尊重与温暖,同时增强了企业扎根滨海创新创业的信心。”在近期一项涉及商业保理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意见征求的企业代表激动地说。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石。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改革创新,着眼建机制、促提升、强监管、助发展,持续完善“竞审+”模式。
据了解,滨海新区不断优化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模式,成立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办公室,通过对自贸试验区相关政策措施开展集中审查,及时发现和破除妨碍统一市场的各种制度壁垒,助力天津自贸试验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新区率先建立自贸试验区“公平竞争审查集中审查”机制,填补了自贸试验区相关政策空白,进一步丰富了“滨海竞审”特色品牌内涵。
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对于破除各种市场壁垒,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具有源头保障作用。”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在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各项政策的制定要尊重市场竞争规律,提高企业获得感,将征求意见环节作为审查工作的重要程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相关行业从业者及上下游经营者的意见建议,实现政府决策过程公开透明,保护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使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最终惠及消费者。
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监管执法为保障,多维度规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持续强化对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公平竞争审查,助力滨海新区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实现公平竞争,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公平竞争中获得更大利益。
来源:滨海发布公众号
微信号 :tjbhwx
滨海网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