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馨談「立方計劃空間」:從研究策展到音樂祭,在灰色地帶滋養聲響文化

展览,是一个只在限定时空发生的事情。往往历经相当时间的发展与筹备,但终能被观众看见的时刻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牵涉到展览核心的问题意识是从何开始?过程如何发展?以及怎么延续?这是我在成为一个做展览的人之前,曾经很迷茫的事情,迷茫在于,虽然意识到这些环节的至关重要,但怎么养成与实践?过去做展览的人们是怎么走过的?2012至2015年间我因为参与《台湾当代艺术策展二十年》的出版筹备,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与观察不同策展人是如何开始这段漫漫之路,其中包含郑慧华与她所经营的立方计划空间。

今年立方15周年群募计划,邀请艺术家赖志盛打造展览《空地》,探讨「空间」概念。面对老建筑体的歪斜,赖志盛在空间中拉出水平线,揭示了空间地面的最高点至最低点。图/冯馨摄影

位在台北公馆水源市场旁小巷的立方计划空间(以下简称立方)于2010年由独立策展人郑慧华与声响文化研究者罗悦全成立。最早我从郑慧华2009年开始的研究计划「批判性政治艺术创作及策展实践研究」,以及因为该研究而出版的《艺术与社会─当代艺术家专文与访谈》中,吸收她探索策展研究的问题意识、艺术在今日社会中的价值思考,以及如何与艺术家对话的过程,这本书伴我从学生时期至今仍不时翻阅。其中收录罗悦全书写的〈从学运到学院─台湾声音艺术简史〉,更是我在2011年刚投入实验声响演出举办与研究时,少数可以查找到谈及台湾早期该类型创作的文章。

而我真正踏入立方的空间,是立方为期一年多的「重见/建社会」系列展览,郑慧华将2009年投入的研究化为连续十档展演呈现。其中第六档由澎叶生、许雁婷、蔡宛璇共同参展的「声土不二-嘉义声音再生计划」,走入二楼的展场内,主空间铺设的塌塌米让人可随意坐卧,或是自在躺下,多轨田野采集的声音以不同的发声体播放:学校广播的扩音器、老旧手提播音机,与多颗布局在不同位置的单体喇叭。犹记得其中一个声音是编织蔺草草席的机器声,交织着空气中塌塌米的气味与触感,形成丰富感官体验并有画面感的声音场景。

2012年「声土不二」展览,观众可以随意坐卧在塌塌米聆听声音场景。图/立方计划空间提供

2012年「重建_见社会」系列展演最后一档「拆除前夕」的声音表演,于陈界仁的「幸福大厦I」树林片厂发生,图中演出者为声音艺术家Dino。图/陈又维摄影,立方计划空间提供

声响文化是立方长期关注的面向,从早期系列的座谈、小型展览、2011年郑慧华策划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听见,以及那些未被听见的─台湾社会声音图景」,2014年于北师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举办的「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探索」,到伴随着多年研究资料累积的「声轨」资料库(2017年上线),以及2019年开始以广播形式操作的「话鼓电台」、2020年将研究范围扩大至亚洲区域的「声经络」,再至今年第二届的音乐祭「声波萨满」,可以看到面对「声响文化」这个主题,立方从早期以创作者为研究与展演单位,由点连成线,线交织成面,切入时代性的讨论,又进而扩大这个面从台湾到亚洲的不同区域。同时,从讲座讨论、书写出版、展览、做资料库、广邀大家来做电台节目、办演出与音乐祭,「声响」也从讨论与研究主题成为实践的多元样态。

2014年「造音翻土」展出于北师美术馆。图/立方计划空间提供

2020年于台北当代艺术馆展出的「声经络」,台湾艺术家邓兆旻作品《这么多年过去,》。图/冯馨摄影

2022年首届「声波萨满─立方论坛音乐祭」为期四天于四个迥异的空间中举办。落差草原在最终日于牯岭街小剧场内演出。图/冯馨摄影

这些活动与展演,几乎都有出版物或是资料可以找寻到,绝大部分以数位形式分享于网路,方便所有感兴趣的人们查找与阅读,而过往诸多的展演活动也几乎免费对所有人开放。这让我们看到立方如何经营一个长期关注的面向,并揭示其连横又纵深的发展过程。

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事情,可贵之处在于,这不是受什么会随着政治状况变动意识的单位与场馆委托,而是出于一个空间与团队的意志,自主性地持续发生,我们才因而能看到这一个过程的完整。我一直相信一个文化的开放与丰富,取决于「尚未发生」到「已被定义」的中间灰色地带,在无与有之间,那个灰色地带有多少的厚度与层次,影响了一个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我一方面感谢立方一直创造出一个让思想上与实质事情发生的空间,也衷心希望立方能够拥有更多的社会大众支持,持续地走下去。

《500辑》Issue115「小的创作场景之必要」

责任编辑:林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