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有影 互联网大咖纷发债
京东与阿里巴巴两家大陆互联网重量级企业也先后宣布将发行可转换债券。市场预估,美团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料将同步跟进。图/新华社
大陆互联网企业近日发行可转债概况
随着陆港股市谷底反弹、中概股公司重回国际资本怀抱,京东与阿里巴巴两家大陆互联网重量级企业也先后宣布将发行可转换债券,借以充实企业资本。市场预估,美团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料将同步跟进。
21世纪经济报导指出,京东率先在21日抛出发行可转债的计划,拟发售15亿美元、2029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该票据年利率为0.25%。
若行使超额配售权,发行规模将可再扩大2.25亿美元,即17.25亿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回购、海外业务拓展、完善供应链网路、补充流动资金等。
随后23日晚间,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称,拟发行总额为45亿美元、于2031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据悉,本次可转换优先票据年息为0.25%到0.75%,期限为七年,前五年不可赎回。
业内人士指出,可转换优先票据是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特性的金融工具,投资者在持有期间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同时拥有在特定条件下将票据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权利。
专家分析,京东和阿里之所以选在此时发行可转债,与当前港股流动性状况继续提升息息相关。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成本比一般普通债券要低,正可满足业务拓展的资金需求。
此外,发行可转债亦可提升股票的多重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灵活性等。市场预计后续美团、腾讯等公司也将跟进发行类似可转债。
不过,两家公司公布发行可转债公告之后,股价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阿里港股23日下跌5.24%,24日续跌0.64%。京东港股自21日起连跌四日,累计下跌12.57%。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公告的可转换票据优先初始转换价格为105.04美元,较24日阿里美股收盘价81.26美元高出近3成的溢价,代表阿里相当看好自家股票的长线上涨趋势,释出强烈的利多讯号。
报导引述分析师指出,阿里现金充足、财务状况稳健,发行可转换债券是「用聪明的方式发展自己」。该人士还指出,苹果、亚马逊等全球科技巨头公司也都采用同样方式。
截至2023年底,阿里整体资产负债率为37.3%,远低于同期亚马逊的61.8%及苹果的79%。这对股东是利多,也意味阿里对价值提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