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大模型 提前15天预测天气

热门话题

今年9月1日复旦大学在光华楼前大草坪,举办近20年来首次户外开学典礼,此前三天,上海雨水不断,气象报告也说当天有雨,但当时校长金力一句:「伏羲说,今天上海不下雨!」照常举办,果然,当天阳光普照,来自80个国家地区1.6万余新生齐聚。幕后推手正是上海科学智慧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教授」漆远,推动可以人工智慧助力解决次季节和极端天气预测难题的「伏羲气候气象大模型」。

澎湃新闻之前报导称,「伏羲」融合人工智慧技术与气候气象科学,是行业内首个次季节气候大模型。随着人工智慧风潮席卷全球,天气与气候预报系统正加入这场技术变革影响的行业之中,外界也期待人工智慧可助力解决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

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架构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杜拜举行。12月8日下午在杜拜世博城COP28绿区中国馆,发布由上海科学智慧研究院、复旦大学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研发的伏羲次季节大模型。与现有国际权威模型相比,伏羲次季节大模型的预报精度更准、预报周期更长、运行速度提升千倍。

漆远说,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领域呈现一个数据高度积累趋势,很有利于研发人工智慧技术在其中产生作用。

2023年11月中旬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研究显示,由人工智慧驱动的伏羲气候气象大模型,可以提前15天预测全球天气变化,比如气温、风速和气压等天气参数。该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被誉为「黄金标准」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生成结果的速度也比传统模型快千倍。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优化伏羲气候气象大模型,终于推出预测周期长达45天之久的伏羲次季节大模型。相较于伏羲中短期模型,三倍的预测周期时长充满变数。于是,伏羲大模型先把随机采样引入与ChatGPT类似的Transformer架构,再透过集合预报反映次季节预测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