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地点多一层历史色彩 广岛「原爆」彰显核武议题份量

日本主办今年G7峰会地点是将近80年前遭美军投掷原子弹的广岛。图为广岛和平纪念馆外一景。(路透)

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19日至21日在日本广岛登场,各国领袖陆续在大雨之中飞抵日本。峰会揭幕前夕,地主国日本与美国、义大利等国周四(18日)分别举行双边会谈,又以日、美两国会谈最受瞩目。广岛身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武攻击发生地,在本届峰会讨论战争与紧张局势时,格外具有历史意义。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美、日双边会谈为时70分钟,日向岸田文雄致欢迎词时直呼拜登的名字表示,非常高兴能在广岛接待「乔」,「日本与美国的联盟是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石」。

美国总统拜登(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8日在广岛G7峰会前夕举办美日双边会谈,两人见面握手笑开怀。(美联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本届G7峰会有几项特别重要之处。广岛是全世界历来第一个核武攻击发生地,G7与会领袖讨论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打已1年多的战争时,具有历史殷鉴的意义。1945年8月6日,时值二次大战末尾,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至少7万人死亡。这枚原子弹自此揭开世界列强核武竞赛,美国科学家联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统计,将近80年后的今天,全世界核弹头多达约1万2500枚,威力远超过当年轰炸广岛的原子弹。

在俄乌战事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俄罗斯拥有近6000枚核弹头的军武实力显得更加庞大。G7国家多数都在军事层面支援乌克兰,岸田3月亲访基辅时,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赞扬岸田让G7团结起来成为乌克兰后盾;英国、德国、美国近期陆续送武器援乌,七大工业国接下来最大挑战是如何让这股支援动能维持下去。

邻近日本的中国大陆在区域和平扮演的角色也是本次峰会焦点之一,这对于美中关系、中日关系、台海两岸局势等议题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G7峰会地点广岛距离北京不远,这场峰会等于就在中国大陆的大门之外举行。

英国首相苏纳克夫妇18日在倾盆大雨之中飞抵日本。(美联社)

德国总理萧兹偕同妻子18日飞抵日本。(美联社)

总理梅洛尼18日在G7广岛峰会登场前夕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两国举行双边会谈。(路透)

中国势力近期在国际政治舞台崛起,中方军力尤其是美日同盟关切的重点,驻日美军人数好几万人,两国今年1月才宣布强化双方军事关系,美国海军增援提升日本安保能力,甚至把日本卫星纳入美日安保标的,让日本更有能力因应所谓「台海有事」的台海突发状况。除了中国大陆,美、日也紧盯北韩的动静。

不过,七大工业国对于中国大陆的态度并不如面对俄罗斯时同样团结一致。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4月访问北京时曾表示「欧洲绝不可成为美国的附庸」、不该卷入台海冲突,否则会妨碍欧洲建立战略自主权。美国与欧洲几个大国对于马克宏这番言论不表同意,这至少会成为本次G7闭门会议的话题之一。

原本预定下周在澳洲登场的美国、澳洲、日本、印度「四方安全对话」(QUAD),因为拜登届时必须坐镇国内进行债限协商,「四方安全对话」临时改成提前于21日在广岛举行。澳洲总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盼本次对话不会变成G7峰会的「周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