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和欧盟指陆军援俄罗斯:正在拟定对华制裁措施
指中国军援俄罗斯,G7和欧盟:正在拟定对华制裁措施。(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据观察者网报导,对于俄乌战争,中方已反复表明「劝和促谈」立场,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近来多次指控中国军援俄罗斯。此前,欧盟候任外长卡拉斯、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等人扬言,将让中国「付出代价」。
据彭博社11月25日报导,文件显示,G7国家预计将在本周举行的外长会议上对中国采取「适当措施」,欧盟委员会也在考虑对陆企实施制裁。
当地时间25日至26日,G7外长在义大利举行外长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根据彭博社看到的联合公报初稿文件,G7外长们预计将承诺「采取符合各国法律体系的适当措施,打击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机器』的中国和其他第三国行为者。」
报导称,如果上述有关中国的措辞得到采纳,与4月份的上一次外长会议的措施相比,这将被视作一种升级。不过,公报在最终版本发布之前经常会有改动,措辞也可能会有所调整。
初稿文件重申了G7国家对于乌克兰「坚定不移的承诺」,同时誓言加大对俄制裁,计划将「通过有效实施现有措施和针对『影子舰队』的进一步行动,继续对俄罗斯的能源、金属和其他大宗商品收入施加重大压力。」美西方一直指责俄罗斯使用悬挂他国旗帜的「影子舰队」」载运俄罗斯石油,以规避制裁。
当天稍晚,彭博社援引内部文件报导称,欧盟委员会也在考虑就俄乌战争制定新一批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对俄罗斯油轮施加更多限制,以进一步遏制俄罗斯规避现有限制措施的能力。
文件显示,作为自俄乌战争以来欧盟第15次制裁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提议将来自俄罗斯、伊朗、印度等多国的50多名个人和近30个实体列入制裁名单,冻结他们的资产,并实施旅行禁令。欧盟委员会继续指责中方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等军事装备支持,将多家中企和一名中国公民列入制裁名单。
而欧盟的上述制裁措施,需要得到所有27个成员国的支持。
在G7和欧盟策画对华制裁之际,作为乌克兰的盟友,美西方国家正在忙于寻求打击俄罗斯的有效措施。
路透此前提到,已经持续超1000天的俄乌战争正处于动荡期。目前,乌克兰近五分之一的领土掌握在俄罗斯手中,有消息称北韩军队已出现在俄罗斯境内,而随着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即将于明年1月重返白宫,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对美国对乌援助疑虑重重。
11月19日,乌方首次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境内目标。21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首次发射新型高超导弹,作为美英准许乌军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本土目标的警告。
今年7月,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声称,北约把中国定义为俄罗斯对乌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中方予以强烈谴责,称有关言论充斥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颠倒黑白,恶意歪曲中国内外政策。
爱沙尼亚前总理卡娅·卡拉斯已被提名为新任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即将接替波瑞尔,任期5年。当地时间11月12日,卡拉斯出席欧洲议会听证会,扬言要让中国为支持俄罗斯而付出更大代价,甚至威胁对华制裁。
18日,欧盟成员国在布鲁塞尔举行外长会议。期间,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又扬言「定要让中国付出代价」。她宣称,俄罗斯的支持者必须明白,乌克兰战争事关欧洲的「核心安全利益」,因此支持俄罗斯「必然也将会给中国带来后果」。她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也没有说明「后果」是什么。
外长会议上,一贯对华持鹰派立场的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同样指责「中国军事援俄」,他称欧洲应效仿美国,对参与无人机生产的企业实施制裁。
「类似的问题中方已经多次做出过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8日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我愿在这里重申,中方在乌克兰危机的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积极地劝和促谈,同一些国家搞双重标准,在乌克兰危机中拱火浇油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
林剑强调,中方在军品出口方面一向采取慎重负责的态度,从未向冲突的当事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始终依法依规严格地管控军用及军民两用无人机。希望有关国家和人士不要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对中方妄加猜测、污蔑、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