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再次引发争议,网友集体不买账:演员赚那么多感动了谁

近年来的感动中国让大家越来越看不懂了,平凡的感动逐渐消失在大荧幕上,更多的被一些所谓的知名人士代替。

尤其是今年的感动人物一出,大家更是激烈地进行讨论,什么运动员,演员,甚至还有外国人,质疑之声遍地,这些人都能上感动中国?感动中国为何越来越看不懂了?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的标准

“感动中国,十个人没一个感动我,我是不是太冷漠了?”

网友评论

这句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的灵魂拷问,揭开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近年来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曾几何时,我们守着电视机,被那些节目中普通人的英雄事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反观现在,面对着一张张光鲜亮丽的面孔,一个个“高大上”的头衔,我们却很难再找到共鸣。

内心深处那根名为“感动”的弦似乎也很久没有被拨动了。“感动中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九位行业人物获奖

原来作为草根英雄的舞台,是平凡生活中闪耀的人性光辉的最佳平台。比如之前白方礼老人脚踩三轮车,拾荒来帮助学生,而丛飞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义演。

他们的故事即使没有华丽的词语,但让人感受到内心的震撼,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中国”的舞台上,科学家、演员、运动员甚至外国友人都成了常客,那些曾经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普通人,却似乎销声匿迹了。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俞鸿儒

例如奥运冠军张雨霏、表演艺术家牛犇等人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也是迎来了大家的讨论,他们的成就固然值得肯定,但本身就成绩斐然的他们,真的还需要宣传吗?

让不少网友感到困惑:难道只有这些“高大上”的人物,才能代表“感动中国”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热点分散了。

大家都习惯了娱乐至上的氛围,对那些讲述苦难的故事也开始感到腻了。“感动中国”节目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也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定位,将目光投向那些更具社会影响力和话题性的“精英群体”。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雨霏

这种包装过的感动是正确的吗?它还能否担负起“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使命?

包装的感动

感动中国”的现在的评判标准,其实也反映了大家的价值观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

在一个追求效率、崇尚成功的时代,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成功学”的神话,而对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感动,逐渐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现在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成功”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用“成就”来定义什么是“感动”。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穆言灵

在这样的想法中,奥运冠军、科学家,这些曾经就出现在大众视野,原本就享受着鲜花和掌声的“成功人士”,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感动中国”的主角。

当感动变成了一种“包装”,一种被精心包装和宣传的“产品”,它还能否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那些被选中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故事固然励志,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却显得遥不可及,难以产生共鸣。

生活中的感动

我们渴望看到的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那些为了生活奔波却依然心怀善念的普通人,那些身处困境却依然不放弃希望的普通人。

这些人的故事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却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生活,也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说到平凡的感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随处可见。

生活中的感动

疫情期间,不顾自己安全的医护工作者,用生命守护大家;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辞辛劳,默默付出,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屏障;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在大街小巷忙碌,确保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需求。

他们的故事即使并不算得上是轰轰烈烈,但却是我们随处可见,也能去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人才更应该被宣传。

他们,才是我们身边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感动中国”!我们需要的是拥有更多的共鸣。

辛苦的疫情工作者

感动的共鸣

“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不应该是一把冰冷的尺子,将“感动”量化成一个个可供比较的指标。

真正的感动,不在于你的身份、地位或成就,而是因为你热爱生命、坚守善良、追求美好。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无名英雄”身上,我们会发现,“感动”其实无处不在。

白方礼老人

还记得那位形象邋遢,被大多数路人碰见就嫌弃的胡雷吗?

他靠捡废品赚来的微薄收入,众多的贫困家庭,甚至到23年末已经累计捐款一百多万。

他不说大话,但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间的大爱。

原来的感动中国,像这样平凡且普通的人非常多,但现在几乎已经见不到这些平凡人的身影。

最美拾荒者胡雷

这些平凡生活中的感动能打动我们,是因为它们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它们让我们相信,即使在普通日子里,世界依然是美好的,生活依旧是值得的。

与其说我们需要一个“感动中国”,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共鸣中国”。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让我们看到自身影子,感受到共鸣和温暖的“感动中国”。

网友评论

希望“感动中国”这个节目能够多听听大众的声音,多关注身边众多普通人的故事,他们虽然来自平凡的生活,但身上却有着不平凡的光芒。

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唤起大家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共鸣。

与其追求“高大上”的感动,不如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感动中国节目

真正的感动,从来都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回归初衷

“感动”它并不是没有定义的,像现在这样的表演现象。应该坚决叫停,“感动”理应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行动中。

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初衷,是希望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行动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点,点亮社会。

虽然我们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但也可以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用专业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便是一名学生,也可以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同学。

上班族

给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对陌生人报以真诚的微笑,为社区的环境卫生贡献一份力量,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是一颗爱的种子,播撒在社会的土壤里,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

“感动中国”的评选,不应该仅仅是一场年度盛典,更应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的引领。它应该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去发现那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去学习他们的精神,践行他们的行动。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用心去生活,用爱去对待身边的人,我们就能创造出更多真实的感动,让“感动中国”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生活方式。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感动中国”这四个字,寄托着很多人的希望和期盼。

我们希望他能回到那份最初的感动,关注那些平凡生活中的无名英雄,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唤醒大家内心深处的善意和感动。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我认为节目的立意更应该注重赞扬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小爱,来温暖大家的行为,当然这些“有名人士”也是需要进行宣扬,但我感觉这些事迹和之前的感动中国的立意完全不同。

完全可以另外筹措一档新的节目去赞赏这些功勋者,但千万不要让大家心中的感动中国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