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宕昌一中:蜕变中的“新答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甘肃省文明校园……走进甘肃省陇南市宕昌一中,一块块沉甸甸的牌匾诉说着学校教育改革的喜人成果。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理念,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宕昌一中党委书记石爱君欣喜地说。

很难想象,就在前些年,宕昌一中还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县级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被认可,优秀生源不断外流,高中阶段招生分数线在全市几乎“垫底”。

“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础薄弱、习惯不好,禁不住手机的诱惑,给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带来很多挑战。”彼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宕昌一中校长陈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瓶颈、留下学生,是他每天思索的问题。

那段时间,他带领班子成员和教师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向省内外优质学校“取经”,耐心倾听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一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改革”酝酿开来:先从内部治理能力入手,继而撬动课堂教学改革。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宕昌一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实施“校长包级、全员聘用、强化考核、提质增效”的治校方略,并在年级组推行级部制;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改革竞争机制,强化目标责任书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和研究,学校决定实施教学改革,推出“四力·五环”教学模式,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四力”即学习动力、学习能力、教学活力、课堂吸引力,“五环”指的是“导、学、练、展、评”五个课堂教学活动。

陈雄介绍,“四力·五环”教学模式以导学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学习小组建设、作业校本化、自习课等六个方面为抓手,要求课堂教学重视落实“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倡导“三自”,即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即动脑、动口、动手,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课堂上的改变,在悄然发生。摈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如火如荼;教师也从知识传授者转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坚持教育与培养并重,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搭建发展平台,并以骨干教师发展为龙头、青年教师培养为突破口,带动教师整体教育水平提高。每学期,都要选派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取经”,请名校教师来校“传经送宝”,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创建10个学科中心教研室,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同时,引导教师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途径,主动追求,努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执教多年的县政协副主席、宕昌一中副校长申奋生说。

现如今,学校特色办学质量日益凸显、品牌意识逐步形成,县上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不再流向外地,一大批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积极进取的教育教学骨干队伍引领着学校驶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市级示范性高中和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全省示范性高中,坚持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有效推进多元导向、分类评价、目标管理的管理策略,激励和促进学校走向品质与卓越,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陈雄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作者:尹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