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民心”工程竟成闹心工程
原标题:年运营成本约4000万元,年收入160万元,陷入二期工程“建没钱建、拆不能拆”困局(引题)
甘肃天水一“民心”工程竟成闹心工程(主题)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要不是看到公开通报,真不知会亏损这么大!”中央有关部门近日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甘肃省天水市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项目造成巨大资金浪费之事位列其中,引发公众关注。《工人日报》记者获悉,这个年运营成本约4000万元、年收入160万元的项目,明显入不敷出,但在运营期政府绩效评价中,却被有关专家现场给出了92.14分的高分。
2018年以来,天水市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划投融资90亿元建设有轨电车一期和二期工程。政府出资方为天水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社会资本方成员为中国通号、中铁十一局及中铁五院。
通报称,自2020年5月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建成并正式运营以来,年运载乘客仅约80万人次,收入160万元,但年运营成本却约4000万元,运营亏空主要由财政补贴和运营主体自筹填补。
通报指出,目前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二期工程实际进度仅过半,有轨电车这一“民心”工程成了建也没钱建、拆也不能拆的“闹心”工程。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天水市有轨电车客运量95.5万人次。按照天水市有轨电车每人每次2元的票价,至少要增长10倍客运量,达到2000万人次,才能满足每年约4000万元的运营成本。
然而,2023年3月,有关方面组织了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一期)2022年度运营期政府绩效评价。考评组由5名专家组成,当时给出的评价是:“经考评,专家组认为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一期)2022年运营状况良好,满足考核要求,现场评分92.14分。”
据悉,这是在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运营两年、二期工程正加紧推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评价会。有关方面也表示,这次评价对项目发展和规范化经营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业内人士指出,有关方面组织的专家组面对天水市有轨电车一期和二期工程的现状,所作出的评价实属蹊跷。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当地自启动有轨电车试验段项目至今已有9年时间,但争议不断。特别是2020年11月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以来,因为进展缓慢多次受到市民质疑。按照工程计划,二期工程和同步实施的羲皇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应于2023年底竣工,但是从2022年末起施工始终断断续续。对此,相关企业曾通过政府平台回复称,因为政府方资本金无法到位,导致项目融资无法到位,项目大部分作业点不得不暂时停止施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