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巡礼10》甘肃博物馆收藏8万文物 镇馆之宝「铜奔马」

甘肃博物馆收藏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其中「铜奔马」为镇馆之宝。(蓝孝威摄)

甘肃博物馆收藏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其中在魏晋墓中发现的「驿使图」画像砖,被定为大陆国家邮政标志。(蓝孝威摄)

甘肃博物馆收藏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图为东汉时期的木简。(蓝孝威摄)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镇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浓烈的西部特色。(蓝孝威摄)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镇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浓烈的西部特色。(蓝孝威摄)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镇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浓烈的西部特色。(蓝孝威摄)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多元交汇。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现有馆藏文物及动植物标本8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 686件(套)(含国宝16件)。

馆藏文物以古生物化石标本、彩陶、汉代简牍、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近现代革命史料等独具特色,在中华文物宝藏中亦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分别被定为大陆国家旅游标志和邮政标志。

凉州攻鼓子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镇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据专家考证,攻鼓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四坝镇一带曾是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早在西汉以前,这里曾是潴野泽,海子遍布,水草丰美,许多游牧民族纷至沓来,在这里逐水草而居。少数民族素来骁勇善战,能歌善舞。众多少数民族汇聚一地时,乐舞更加发展兴盛,在西凉乐舞中,鼓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

史书记载:环行急蹴舞攻鼓。这便是攻鼓子的起源。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大陆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传统舞蹈类项目。

据专家考证,凉州攻鼓子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相传,苗庄王年间,一支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而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

传统的攻鼓子一般由20人组成,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凉州攻鼓子表演时由大鼓指挥节奏和速度,舞蹈队形变化复杂,场面调度多样,动作刚劲有力,在鼓舞中自成一体。

攻鼓子的表演风格浑厚而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浓烈的西部特色。表演者装束一般为黑衣白扣,下穿灯笼裤,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俨然是古代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