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建议学生「有性冲动就打羽毛球」! 网傻:球友变砲友

▲示意图。(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

文/中央社

香港教育局在中学三年级的公民、经济与社会科教材有关性教育部分,教导学生要拒绝婚前性行为,并举例若学生有性冲动可以「一起到运动场打羽毛球」。相关内容不但引来香港立法会议员批评,连外媒也热议。

综合港媒近日报导,香港教育局日前上传中学三年级公民、经济与社会科(公经科)教材,其中有关性教育部分引起社会热议。

该部分的教材列明学生需要学习拒绝婚前性行为,教导学生避免性冲动,如约会时「避免性感衣着」、约会地点可选在闹市和快餐店,避免在幽静场所。如果发现自己有性冲动,可以「避开」、「转移」。

其中,教材中有份由学生订立的恋爱与亲密界限承诺书,写出自己如有性冲动会如何控制等。

教材中又举例,如果双方可能会发生性行为,可以选择包括「立即离开现场」或「一起到运动场打羽毛球」等。

相关教材在香港引起广泛讨论,立法会议员江玉欢表示,教导学生如有冲动时可以打羽毛球是不切实际,反问怎样在时间紧迫下预订场地及借球拍。

近日不少外媒都报导上述教材,如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及独立报等。 其中纽约时报报导,香港青少年觉得有冲动可打羽毛球的说法很有趣,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该政策背后的官员「头脑不清」,还有人把它变成了性俚语,用「羽毛球友」代替「炮友」。

报导说,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年轻人经常用俚语谈论性,如果约会对象问要不要「来我家看猫咪后空翻」,就是有另一种涵义。现在香港也流行了新的俚语,就是「我想和你一起打羽毛球」。

独立报也引述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有羽毛球的朋友」现在变成有关性的委婉说法。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25日回应表示,相关教材并不是保守,是希望保护青少年,主要是就读初中,12至14岁的学生,教导他们要正确为自己负责任,懂得爱护自己及尊重别人,学生将来成长要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