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Kimi开源底层推理框架,1小时GitHub揽星1.2k

什么?Kimi底层推理架构刚刚宣布:开!源!了!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承载了Kimi线上80%以上流量的架构。

大约几小时前,月之暗面Kimi联合清华大学等机构,开源了大模型推理架构Mooncake。

根据官方介绍,本次开源将采用分阶段的方式:

可以看到,Mooncake一经开源,已在GitHub狂揽1.2k star。

其最终开源目标是,为大模型时代打造一种新型高性能内存语义存储的标准接口,并提供参考实现方案。

月之暗面Kimi工程副总裁许欣然表示:

实际上,这个项目早在今年6月就已启动,当时已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大模型推理架构Mooncake

今年6月,月之暗面和清华大学MADSys实验室联合发布了Kimi底层的Mooncake推理系统设计方案。

在这篇名为《Mooncake: A KVCache-centric Disaggregated Architecture for LLM Serving》的论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Mooncake这种系统架构。

具体而言,Mooncake采用以KVCache为中心的解耦架构,将预填充集群与解码集群分离,并充分利用GPU集群中未充分利用的CPU、DRAM和SSD资源,实现KVCache的解耦缓存。

其核心在于以KVCache为中心的调度程序:

当面对流量高峰期时,Mooncake通过早期拒绝策略和预测未来负载的方法,来处理超载问题。

简单说,其核心思想是在请求实际开始处理之前,根据当前系统的负载情况预测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处理新的请求。

如果预测结果表明系统资源不足以保证请求的及时处理,系统就会在请求到达之前予以拒绝,从而避免了无效的资源占用和不必要的延迟。

在Mooncake中,系统需要能够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载情况,以便做出更准确的接受或拒绝请求的决策。

如何实现呢??

通常来说,这种预测会基于当前的请求模式、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历史数据等信息。

再通过对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建模,Mooncake就能够估计接下来的请求处理需求,并据此调整其调度策略。

论文实验结果显示,与基线方法相比,Mooncake在某些模拟场景中可以实现高达525%的吞吐量提升,同时遵守SLO(与延迟相关的服务级别目标)。

在实际工作负载下,Mooncake使Kimi能够处理75%以上的请求。

而且据许欣然在其他场合透露:

而现在,为了进一步加速该技术框架的应用与推广,Kimi联合清华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开源项目Mooncake。

参与开源的首批阵容包括:

可以说,云计算、存储、AI模型玩家等产学研力量都聚齐了。

据悉,Mooncake开源项目从论文延伸,以超大规模KVCache缓存池为中心,通过以存换算的创新理念大幅度减少算力开销,显著提升了推理吞吐量。

目前Mooncake技术框架已正式开源上线,官方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