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第43届金像奖影帝赛果前瞻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电影《无双》。

或是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

以当下“港产片”的黯淡处境,乃及灰暗态势,这句话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除非在将来,出现什么惊天逆转。

而早在几年前,香港电影金像奖,就破天荒出现了“两年一届”的奇观。

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参选的片子。

这当然是衰微之兆。

而今呢?

以金像奖影帝论。

有种观点大行其道,也即,新世纪之前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龙争虎斗、高手辈出,此后因为港片逐渐衰微,就沦为菜鸟互啄。

确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身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那些演员,当然优势很大。

那一代天才幕后电影人,皆在盛年,电影资源又丰沛,随时有工可开,进而撞上好作品的概率就相对较大。

所以但凡略有一定天赋,脑瓜子比较聪明的人,都有上台竞技的机会。

场面也必然就显得热闹。

这显而易见。

后来者就没那么幸运。

名导、名编剧与名监制,或功成身退、或意兴阑珊、或转战他方,电影公司兴衰更替,机会变少、出产好作品的概率下降。

这无可辩驳。

但并不意味着,演员的表演能力,也同样下降一个梯度。

说白了,演技这事,有迹可循。

它不但靠经验、靠积累、靠讲戏、靠资源,也靠天赋、靠琢磨、靠思考、靠失败,也靠痛苦中蜕变,靠更难的角色,不一而足。

有些种子,只要有合宜的环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比如郭富城。

或可这么说一句。

如果要从新世纪后崛起的香港演员中,挑选一位代表性人物,笔者只会考虑郭富城,不带一丝犹疑。

这么说,必然会招致异议。

但无论以天分、态度、投入与付出,还是以作品的厚度和最终抵达的高度,乃及当下状态而论,郭富城都是万中无一之选。

简单点说。

绝大多数演员,在经验富足或者受到市场、业内肯定之后,都会开始不断重复自己,从眼神、肢体语言到台词节奏,几乎都原样照搬。

即便有变,也相当细微。

郭富城则反道而行,表演几乎不带“重样”。

而他的变,恰好是在以《三岔口》和《父子》连庄影帝,在影坛获得偌大名声之后,才真正到来。

也仅短短几年时间,期间只经过了《C+侦探》、《白银帝国》、《风云2》、《全城戒备》这四部电影的打磨,他就交出了《最爱》这种巅峰层级的表演。

奇迹的背后,是天分、空杯与求变。

但很有趣。

郭富城的奖运实在糟糕。

在过去的很多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都不待见他。

这不是空口胡言。

《三岔口》那年,突然出现个“右二”律,梁家辉凭《黑社会》封帝。

全无瑕疵的《父子》,爆冷输给《我要成名》的刘青云。

再后来,《C+侦探》输给《投名状》的李连杰、以《杀人犯》输给《岁月神偷》的任达华,《寒战》和《浮城大亨》无提名,《无双》这样惊艳顶级的表演,也仅提名,《麦路人》再输一场。

唯独《踏血寻梅》赢了。

与他合作过的翁子光,曾经两次点评过郭富城,有点意思。

一则说,郭富城的表演方式,很难在金像奖得票,然后又讲,郭富城的表演,是“莎翁”式的,延展开来诠释,也即很有底蕴、艺术感和舞台感。

联系起来看,不无道理。

那么,回到香港电影金像奖。

如果要问,它所欢迎和首肯的表演类型,是什么样的?

该怎么答。

其实翻开金像奖获奖演员目录,答案自见。

大略来讲,金像奖所求者,是自然和接地气的表演,而非深度与艺术。

换句话说,也就是更为强调表演的技术基础面和角色“画形”,转而就不那么注重“形而上”的艺术层面,比如爆发、深度与升华。

当然,如果拿当下的郭富城来判断,其实在《九龙城寨之围城》中,他客串的“杀人王”角色,一举手、一投足,一沉眉、一展颜,都完美契合,香港电影金像奖关于表演的“典范”标准。

所以奖项一物,或评审标准关系极大。

这也就能够解释。

为何金像奖有不少“烂片”夺帝现象,而许多被公认演技颇佳者,反而可能获奖寥寥,甚至有些实力派演员,还一直都未能得到金像奖的垂青。

故或只能说一句,荣誉是荣誉,演技是演技。

始终应该作品为王。

话说回来。

开篇之时,谈及了早前曾经出现过的“两年一届”奇观,并非无的放矢。

年度迄今,在内地仅上映了《临时劫案》、《九龙城寨之围城》、《谈判专家》和《海关战线》这四部电影。

当下此时,香港那边有过多少小制作上映,尚未可知。

但即便是有,也几乎处于“无声无息”的状态,掀不起任何波澜。

以此观之。

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或不太可能有太多影片参与,进而就意味着,一如前些年份,参与竞逐金像奖影帝的人选数量,也或极其有限。

谁人可得提名?

笔者角度,尤其青睐郭富城在《临时劫案》中的表演,也一早放言,该角色有极大可能,令郭富城第二度问鼎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的殊荣。

然触目所及,或只有一个《谈判专家》中的刘青云,可堪当作对手,不见其余。

姑且不论结局输赢。

若竞者寥寥,即便你再如何英雄了得,或也滋味寡淡,兴味索然。

所映照者,恰是香港电影的落寞。

早前。

郭富城在个人巡回演唱会上,曾经对歌迷讲,自己仍然会执着于歌、影两个舞台,所以不但要继续做好一个歌手,也仍然要去当好一个演员。

但“港产片”的步步式微。

仍在港影江湖中的一众艺人,皆将面临严峻现实。

当投资一再紧缩,又哪里来片可拍?

即便一众大佬,自组公司、投资开机以救,若“港产片”票房市场,迟迟不能回暖,能承受“扑街”到几时,又能持续到几时?

这道题,当真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