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寄養家庭獻愛 75歲團保天花板待突破

新北市民苏云霖、苏黄根叶夫妇加入类家行列5年,分别已73、71岁,再过几年达75岁团保天花板,苏云霖说,一家人使命感强烈,只要孩子有需要,愿意继续奉献爱。记者王慧瑛/摄影

新北每年有700多件儿少安置案,如何寻找寄养家庭愈来愈难,高龄却热情不减的寄爸寄妈成为一股安定力量。团体意外险上限是75岁,这道隐形天花板如何克服成为难题。新北市社会局说,若健康检查及身心评估许可,年龄不是硬性退场条件,如何克服团保会持续思考解方。

新北多管齐下寻找寄养家庭,7年前发展出「类家庭」模式,让主要照顾者与安置儿少住进社宅,属进阶版寄养家庭,现有23户类家照顾53名孩子,苏云霖、苏黄根叶夫妇加入类家行列5年,分别73、71岁,再过几年达75岁团保天花板,苏云霖说,一家人使命感强烈,希望团保问题有解,只要孩子有需要,愿意继续奉献爱。

为帮助安置儿少打造安稳避风港,类家庭7年前从三重区起步,目前在林口、新店、永和也有社宅内的类家。社会局科长刘倩如说,类家庭分为主要照顾者、支援照顾者、家庭协伴者3种角色,集众人之力照顾孩子,也能发展出同社区的聚落力量,类爸类妈之间可以互助,与寄养家庭相比,类家能让安置儿少的手足不分散,是政府为孩子准备的家,以安置童权益为主体,减少孩童寄人篱下的不安全感。

刘倩如说,类家庭还有一项优势是弥补都会区居民生活空间不足困境,很多人住家空间有限,成为当寄养家庭门槛,类家庭提供3至4房大社宅,类爸类妈可带一名18岁以下孩子入住,也等于省下房租。有几对类爸类妈其实有自己房子,出于爱加入类家阵容。

新北类家庭委托基督教芥菜种会、更生少年关怀协会开办,苏云霖、苏黄根叶是虔诚基督徒,5年前透过教会牧师得知类家庭正招募伙伴,取得3个孩子支持,经过训练、审查取得类家资格,2019年9月迎来第一个孩子「蕾蕾」。

蕾蕾患急性白血病,婴儿时期一路住院长达5年,她右耳失聪,入住类家时还不太会走路,上街看到车会怕。苏黄根叶说,刚接手照顾时,「蕾蕾」相当瘦弱,充满不安全感,坚持睡有栏杆的上舖,在她世界里,有栏杆的床就是她熟悉的医院情境。

苏云霖夫妇照顾蕾蕾煞费心思,蕾蕾体弱无法到人多地方,又要定期回诊、服药。黄云霖说,某天深夜他不慎打翻蕾蕾的抗过敏药,焦急地搭计程车冲往台大儿医,就怕断药发生状况。蕾蕾现在读小四,已重拾健康,是他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苏云霖夫妇目前照顾3个安置孩子,孩子喊他们阿公阿嬷。小二男童「安安」是他们照顾的另一个孩子,受虐脑伤导致左眼失明,从小失去父母的爱,让他内心有个空缺,安安有一天曾问苏云霖「你当我爸爸好不好」,「我想永远在你们身边,不要分开」,让人听了心疼。

苏黄根叶说,照顾安置儿少挑战不小,心力交瘁时会试着转念,用更大包容力去理解曾经身心受创的孩子。苏黄根叶说,2个女儿1个儿子是他们的后盾兼队友,他们的3个孙子和3名安置童相处融洽,一大家子一起过节、出游,非常热闹。

苏云霖年轻时是冰淇淋经销商,退休后和妻子游历多国,他说,退休后当类爸类妈是甜蜜任务,政府出钱我们出力,陪伴孩子成长让他反应变快、保持年轻,「孩子每天在出招啊!」

「如果社会有需要,我们不会想退休!」苏云霖说,再过2年他就满75岁,如果大环境需要他们奉献一分力,乐于享受被需要的满足感,也鼓励银发族成为类家庭伙伴,拉需要的儿少一把。

立委洪孟楷说,高龄海啸来袭,劳工65岁强制退休年龄也修正了,75岁投保团体意外险上限有讨论空间,尤其是具公益性质的寄养家庭照顾者,有一定正当性,政府部门应思考如何突破这困境,可找经管会、保险局来讨论,透过专案方式给予协助,险种其实都能设计,不该如此僵化。公部门也可适度保费补贴,提高保险公司承保意愿,双方各吸收一些,帮助高龄寄养家庭爸妈仍享有团保保障。

基督教芥菜种会定期举办「大家庭会议」,找新北类家庭爸妈一起讨论及交流。记者王慧瑛/摄影

新北市民苏云霖、苏黄根叶夫妇加入类家行列5年,分别已73、71岁,再过几年达75岁团保天花板,苏云霖说,一家人使命感强烈,只要孩子有需要,愿意继续奉献爱。记者王慧瑛/摄影

基督教芥菜种会定期举办「大家庭会议」,找新北类家庭爸妈一起讨论及交流。记者王慧瑛/摄影

新北市民苏云霖、苏黄根叶夫妇加入类家行列5年,分别已73、71岁,再过几年达75岁团保天花板,苏云霖说,一家人使命感强烈,只要孩子有需要,愿意继续奉献爱。记者王慧瑛/摄影

基督教芥菜种会定期举办「大家庭会议」,找新北类家庭爸妈一起讨论及交流。记者王慧瑛/摄影

基督教芥菜种会定期举办「大家庭会议」,找新北类家庭爸妈一起讨论及交流。记者王慧瑛/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