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战时服勤同意书」惹议 教育部:即日起停用

▲「战时状态青年服勤同意书」引发家长担忧,教育部今天宣布停用。(图/记者许敏溶摄)

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

某高中传出发放「战时状态青年服勤同意书」而引发家长担忧与社会议论。教育部今(17日)表示,已经进行检讨并作出调整,即日起停止使用「参加学校青年服勤(含个资提供)同意书」,也将调整修正「学校青年服勤动员准备分类计划」,未来相关计划的执行,会研拟完整且清楚的说明,降低民众疑虑。

近期传出某高中传出发放「战时状态青年服勤同意书」,疑似动员战时高中生参加后勤工作,引发家长恐慌,昨更成为万美玲等多位在野党立委在立院教文会质询时关注焦点,立委质疑教育部是否准备让年轻学子上战场。

教育部长郑英耀昨天已经明确表示,上述事件若让家长恐慌愿意道歉,但「不会让年轻学子上战场。」今天教育部更公开宣布,从即日起停止使用「参加学校青年服勤(含个资提供)同意书」。

教育部指出,《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从90年11月14日颁布以来,学校依据该法实施青年服勤人员编组已超过20年。过往以大专及高中阶段学生为对象,由学校直接缮造学生名册送地方政府备查,而为了尊重学生意愿,教育部修改计划内容为必须征得学生或家长的同意才可纳入。

教育部进一步表示,112年5月22日函颁「113年度学校青年服勤动员准备分类计划」,内容即明确规定学生参加应基于自愿原则,并提供「参加学校青年服勤同意书」范本,而所填写的资料均由学校留存备查,毋须提供给教育部。故在112年即有青年服勤同意书填写,不是近期才发放填写,并非如外传是因应两岸局势紧张、也非因为战时状态而调查填写。

教育部强调,在112 年国防部预告全动法修正草案引发争议后,教育部就邀集相关单位检讨并修正学校青年服勤范围,计划已明确律定学校青年服勤范围仅限于「协助地方政府进行避难引导」、「社区关怀」、「公共服务」及「行政支援」等活动,不包括军警单位勤务,而在学校教育阶段就能完成人员教育训练及演练,在灾难发生时发挥校园安全、自救、救人功能。

教育部补充说明,办理青年服勤动员计划,主要在增强校园安全及应变能力,并在过程中重视学生参与的意愿与教育意义。教育部已进行计划内容的检讨调整,并停止使用「参加学校青年服勤(含个资提供)同意书」,未来相关计划的执行,会研拟完整且清楚的说明,降低民众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