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养猪集团都在赔钱,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养猪?我为啥要养?
从2022年年底至今,新希望、牧原、温氏等大型养猪企业都在亏损,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养猪?我为啥还要养猪?今天给大家分享点干货
关注大型猪企的都知道猪周期这个词。其实猪周期到今天也才到第五个周期。
在资本市场上上,牧原等上市猪企确实实亏了不少钱,但大家要搞清楚一个概念,资本市场亏钱,跟猪场赚不赚钱并不是成正比的。
当然了,那些大型猪企亏钱不只是在资本市场。
仔细研究几大猪企,我发现他们亏钱其实是亏在建设上。之前各大公司争相建设养猪场,投入巨量资金扩大规模,但自2021年开始,,减少资本开支成了养殖企业的统一动作。比如新希望把川渝地区的近20个猪场项目转让了,牧原这两年更多的也是提降本增效,温氏对外也不再追求猪场满产。
规模的养殖企业在2023年计划新建产能约为7000万头,目前大约有一半处于待建或者未完工状态,已经建成但未能充分利用的产能更高。这也是大型猪企们不再追求规模,开始修炼“内功”的原因。
这里说的”内功”,说白了就是降本增效,改变养殖模式。
降本增效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比如包括但不限于品种品系的良种化、饲料营养的精准化、养猪设备的智能化、养殖环境的生态化、猪只疾病的综合防治和净化等。但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
养殖模式的改变在近段时间也有很多,比如楼房养猪模式,再比如公共养猪厂模式。
这也是很多新进入养猪行业的人比较看好的模式。楼房养猪模式说白了就是把养猪场放在楼房里,提高土地利用率,至于说成本,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公共养猪场是做代养殖的,比如大德农牧,自有养猪场或合作的养猪场拿出来出租给个人或猪企,提供技术、管理和风控体系,猪意外死亡就全额赔付,这种方式说白了就是双方工党利润,共担风险,比自己建一个养猪场划算,我就是做的这种。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的都一样,赚钱的闷不做声,亏钱的大喊被坑。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进入养猪行业,真要进入这个行业才会知道,养猪亏钱主要的两个原因是猪意外死亡和生猪价格下跌严重。还有什么其他吗?
那么多人养猪,其实就已经说明这个行业能赚到钱。
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大于方法,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