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的资本“赌局”

图虫创意 图

编者按:

格灵深瞳的创立是创投圈耳熟能详的故事。

业界流传的版本中,偏爱海归创业者的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接到了何搏飞从Blackhawk辞职后发来的微信,两人聊了一次后,徐小平为何搏飞介绍了另一“牛人”赵勇,两人的联手被期望像当年苹果的乔布斯挖走百事总裁斯卡利一样,“创建出一个伟大公司”。

这家“伟大公司”也就是格灵深瞳,未来的身价曾在一个饭局上被徐小平乐观地预估到5000亿美元,被携程旅行网创始人、红杉资本的沈南鹏预估到1000亿美元,两人争执不下时,联创策源的冯波给出了一个折中价3000亿美元。

可以说,何搏飞、赵勇创立的格灵深瞳被创投人寄予了厚望。

11月9日,格灵深瞳将科创板IPO上会,目前达到拟募资额的估值仅仅40亿元。

1“强强”联手

2013年8月,在这个开始收获的季节,格灵深瞳(全称为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创始人之一的何搏飞出任CEO(首席执行官),而赵勇则担任CTO(首席技术官)。

何搏飞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商学院。其本科毕业后曾在宝洁(PG)工作四年,随后担任北京华联集团高级创新总监。

硕士回国后,何搏飞先后担任美国上市公司Intuit及BlackhawkNetwork中国区总经理,成功创建了两家上市公司中国的团队和业务。

29岁就担任世界500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何搏飞回国后先后见了两个徐小平推荐的合伙人,但都没有“心动”,直到遇到赵勇。

赵勇于2009年在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后,曾担任谷歌总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是Googleglass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

这样的两个人“强强”联手,入局人工智能——这一领域被看作是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让介绍人徐小平很是关注。

格灵深瞳专注于计算机视觉(computervision)和深度学习(deeplearning)。资料显示,格灵深瞳想在GoogleGlass的基础上,改变当下人与计算机的关系,让计算机首先有感知能力,然后具备意识。这套技术有一个最简单的应用是在自动取款机室。

据说,装上格灵深瞳的设备,可以通过人忽然加快的肢体动作判断这个人是否会行凶,从而直接报警,而不只是被动记录正在发生的事。

彼时徐小平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说希望投出下一个马云、雷军,在媒体要求下,他推荐采访的公司便是格灵深瞳。

格灵深瞳在2014年曾有一篇《对不起,我们只爱牛人》的招聘文章轰动一时,其中“金句”频频,文章历数了公司拥有的多位“大牛”(指在某个领域很突出的优秀人物),有来自全球顶尖学府普林斯顿、斯坦福、哈佛、清华、北大的超级学霸,有顶级黑客和技术大拿。

招聘小编称“想加入我们比进哈佛大学还难,录取率低到不可想象”“这么说吧,小编自己是哈佛商学院的MBA,现在也才只是个实习生”“我们的几个投资人就格灵深瞳未来市值展开过激烈争论:徐小平说应该是5000亿美元,沈南鹏说应该是1000亿美元,最后在冯波的斡旋下,大家妥协在3000亿美元这个‘中间数’”。

但是,两位创始人带着一个超级团队似乎没有摧拉枯朽地打下一片江山。

据彼时媒体报道,2013年,赵勇寄予厚望的实体零售行业被电商、O2O严重挤压,线下零售哀嚎遍野。商务部在那一年的调查显示: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新开店速度达到十年来最低水平,仅为8%。

另外,格灵深瞳在2015年推出的“皓目行为分析仪”在业界四处碰壁:到广场上测试,发现人流密集的区域遮挡情况严重,再加上强光环境,基本的数人头都困难;装在银行ATM机上,背着书包的人会被误判为“两个人紧贴”;到了博物馆,连窗帘抖动都会形成误报。

对此,赵勇后来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过反思。

赵勇表示:“2016年以前的格灵深瞳,因为我们是一个早期公司嘛,相对来说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团队,但是我们在产品上,在产业里面,包括我们的销售能力是很软、很弱的,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弱。所以,在那个时候公司对产业的认知还很单薄,公司的业务做的也很弱。其实当时大多数公司都差不多,但那时候格灵深瞳的PR(公关)非常活跃,也是因为之前我的伙伴其实非常擅长去做宣传,这非常好,也没什么错,但是我觉得时间节点出问题了,我觉得PR一定要服务于业务而不是反过来。”

2创始人“劳燕分飞”

格灵深瞳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功,或许是要承担责任,或许是对结果失望,创始人何搏飞于2017年初退出了公司。

2017年1月,格灵深瞳官方发表声明称,为了尊重原CEO何搏飞的个人职业选择,以及适应格灵深瞳发展战略需要,公司作出了重要的人事调整:原联合创始人何搏飞已经于近日正式卸任格灵深瞳CEO一职,他将作为公司的高级顾问,继续和公司一起成长。董事长赵勇兼任CEO,原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资深科学家邓亚峰担任CTO,同时引入国内安防圈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担任公司的总裁。

目前,格灵深瞳的实控人为赵勇,其控制公司36.19%的表决权,何搏飞不在股东名单中。

上会稿显示,何搏飞的激励股份已在2019年2月被收回。何搏飞被公司称为曾经的高级管理人员,并没有披露何搏飞是否为公司的高级顾问。邓亚峰也在2020年3月因“个人原因”离职。

格灵深瞳上会稿中并无总裁一职,总经理则是赵勇兼任。

而格灵深瞳最后一次外部投资者进入时间为2020年9月,彼时格灵深瞳已成立7年,公司整体估值只有20亿元。哪怕是相较“估值饭局”中最低值1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393.5亿元),也才达到0.31%。距离“中间数”3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2万亿元),更是只达到0.1%。

估值受阻的同时,公司内部的不够团结也是存在的问题。2020年7月,一桩关于格灵深瞳的劳动争议案得以判决。判决中,我们可以一窥公司内部的“斗争”。格灵深瞳的前市场部经理李潇婧在证词中表示,“格灵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公司领导王某勾结人事部魏雅君等人的恶意陷害。2018年4月,王某进入公司运营中心,其滥用职权,并且与人力资资源部魏雅君等人勾结,将公司之前的老员工都排挤出公司,该部门仅剩李潇婧一人坚守”。

虽然法院并没有对上述事件进行求证,但最终李潇婧取得了胜诉。

那么,格灵深瞳目前业绩让“大佬们”失望吗?

3亏损多于营收

上会稿显示,格灵深瞳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三大领域,为客户提供以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能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格灵深瞳营业收入分别为0.52亿元、0.71亿元、2.43亿元、0.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4.14亿元、-0.78亿元、-0.57亿元。报告期内,格灵深瞳营业收入合计为4.38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合计为6.19亿元。

造成亏损额超营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格灵深瞳报告期内实施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97.51万元、3.01亿元、1.29亿元和5055.13万元。

比如,格灵深瞳聘请外部顾问朱莹和肖秋林时进行股权激励,在授予当年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3234.66万元和2115.6万元。对此,格灵深瞳在问询回复函中表示,对外部顾问进行股权激励是吸引相关行业资深人才的有效方式,能够在节约现金流的同时实现外部顾问与公司利益长期绑定。例如朱莹协助公司成功引进国内房地产知名龙头企业客户,并促使公司与其签订了长期框架合作协议,逐步实现了商业化落地等。

另外,格灵深瞳2021年至2024年预计将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总额为1.44亿元,将对未来业绩施压。

需要指出的是,抛开股份支付费不谈,格灵深瞳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仍不好看,分别为-8632.64万元、-1.15亿元、1031.69万元、-609.97万元。

营业收入方面,格灵深瞳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6.17%,不过,格灵深瞳初步测算,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0.94%-10.51%。

4投资收益算盘

估值不达预期,就格灵深瞳未来市值展开过激烈争论的几个投资人已经准备了对应方案。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不管是徐小平背后的真格基金,还是沈南鹏背后的红杉资本,似乎均可稳坐钓鱼台。

赵勇与格灵深瞳的A轮、B轮、C轮C 轮、D轮等投资者均曾签有对赌协议。

举例来说,格灵深瞳若自2019年6月30日起三年内没有实现合格的首次公开发行,则触发股份回购条件,回购价格为投资成本加上利息,以及已累积但尚未支付的股息。

2021年2月,格灵深瞳全体股东签署《股东协议》,对全体股东的特殊权利条款予以统一确认并约定了终止条款。

此后,格灵深瞳很快拿出了行动——于2021年6月提交科创板IPO申报稿。

2021年8月,为进一步明确股东特殊权利条款的终止效力,格灵深瞳与全体股东协商一致后重新签署《股东协议》,将股东特殊权利的终止效力明确为终止后不再具有效力且视为自始无效。不过,其他条款未发生变动,比如格灵深瞳IPO失败上述特殊权利条款应自动恢复效力的条款仍然存在。

从结果导向来看,如果格灵深瞳IPO失败,真格基金等投资人的股份回赎条款恢复效力,收获股息和利息;如果格灵深瞳IPO成功,真格基金等投资人可大笔获利。

格灵深瞳2019年3月C 轮投后估值约18亿元,而此次科创板IPO格灵深瞳拟募资10亿元,发行不超过4624.5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以此计算,格灵深瞳达到拟募资额的估值为40亿元。考虑到稀释作用后,C 轮投资者的增值率为53.33%。

这仅是C 轮投资者的增值率,格灵深瞳2017年1月进行的B轮融资估值更是只有5亿元,考虑到稀释作用后的增值率为4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