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款车参与 第六届寰球年度车测试环节圆满收官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本站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汽车12月13日报道 12月12日,第六届寰球年度车测试阶段收官。最终58款年度新车,在经历了10余位行业专家与30位媒体代表严格的现场测试后成功选拔出入围产品。最终年度大奖的评选结果将在12月26日的年度盛典中正式揭晓。
今年寰球汽车集团作为寰球年度车的主办方依旧秉承内部人员全程不参与投票;不左右评委意见规则;不对投票环节暗箱操作的举办初衷。但与往届年度车评选的测试环节有所区别,第六届年度车的选拔过程,寰球汽车年度车评选组新增了静态评测和动态试车两项关键的测试标准,以更加全方位的展现参选车型的亮点。
根据赛制变化,本次静态评分环节将选取23款车型进入动态评分环节。随后,在入围产品中再以评分的形式选取入围车型,进入年度大奖评选的打分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评选过程中参评企业派出了共计25位产品培训讲师,在静态体验环节现场为专家、媒体评审团详细的介绍参选车型的设计亮点与产品细节。最后在由专家与媒体评审组结合动态试驾体验后给出中肯的打分,评选出入围车型。
在评选规则有序改进的基础上,年度车的动态测试环节也延续前几届赛制的特点。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寰球年度车选取的评测路线正是基于金卡纳赛车运动路线的基础上改编而来。
据了解,这条复杂的评测路线可全方位的展现车辆在使用过程的综合性能。其中,通过直线加速及减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车辆的表现和制动性能;绕桩测试将充分考验车辆的底盘性能,包括车辆的转向、悬挂系统和侧向支撑等综合能力;紧急变线通过高速转向过渡和转向不足的体验,感受车辆的稳定性;环岛测试感受车辆的转向半径及精准性;最后的连续减速带测试则可以感受车辆自身悬架系统对路面震动的过滤能力。
得益于寰球年度车的权威性与影响力。目前大多数企业与一些行业专家已经将寰球年度车视作中国汽车发展的一个小缩影。而在今年年度车评选中,我们恰恰可以看到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在发展中所发生的一些转变。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而言,2019年是个有代表性的一年。市场负增长的情况加剧,SUV与轿车呈现分庭抗礼的局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出现下滑,市场余量竞争的情况愈发激烈。在市场规模缩减的前提下,企业“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的情况还在愈演愈烈。
就在现场测试过程中,我们留意到,绝大多数的专家与媒体对今年上市新车中自主品牌产品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对中国企业在市场困境中的发展现在给出了高度认同。大家一致认为:今年上市的新产品,自主车型的提升有些意料之外;合资品牌产品的发展中规中矩;合资豪华的变化还有待提高。
在最终讨论环节,十位专家对2019年各细分市场车型进行了综合点评。对于中国品牌汽车2019年的表现,专家给出了“SUV强于轿车”的评价,尤其在自主轿车上,为数不多的产品表现出中国品牌汽车在SUV与轿车研发生产上的失衡;合资品牌领域,专家表示成长的幅度不大,尤其在SUV领域,合资车企今年的产品只有少数几款产品值得肯定;豪华市场车型上,2019年中国豪华车细分市场在SUV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大的变化,同时在轿车与SUV也建立了平衡的发展体系。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如果单从单一车型上来看,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已经不相上下,但在产品战略规划评价,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仍需讲究平衡。在今年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现场,最令人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也是本届年度车测评阵容最大的领域,专家对这一细分市场评价认为,中国汽车政策与市场的推进,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更丰富,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专家认为各有所长,但对部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研发,他们认为还需要更加严谨。
对于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细分市场,但我们更应该呼吁新能源汽车安全得到关注,毕竟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主要是保护乘员安全。新能源汽车除了保护乘员安全之外,也要保护电池组的安全。现在很多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中含有锂离子,在遇到碰撞破裂时引发电解液的泄露从而容易导致爆炸。
当前年轻消费者在汽车消费的消费占比不断增加,其中90后已经成为新一代汽车消费的主力军。基于这一情况,主流车企业相继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以更年轻的产品特征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在中国上市新车多达500余款。其中,年轻运动、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成为用户关注的几大特征。而第六届寰球年度车所参加的58款车也极大符合了这些特点。
有专家表示:“在技术变革、能源革命的环境下,今天的汽车产业已经不同于十年前,产业变革正在来临,通过我们看到的产品可以察觉到,汽车行业的变革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作用正愈发明显。”
当天随着测试结果暂告段落,第六届寰球年度车的进阶评选工作也将正式进入筹备阶段,最终的结果将在年度盛典现场以公开票选,公证人员全程监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六年如一日,寰球年度车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一年一度的“大事件”。